3 水质,水量和水压3,1,水质3,1、1,城市给水系统所提供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要求。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对身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龙头水水质的明确要求.合格的出厂水不能因管网输配。中途加压和二次供水等环节造成龙头水的不达标、这是对城市给水工程的基本性能的规定 3、1.2.依据国务院,国家突发性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 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 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措施 应急供水设施、设备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3,1。3 规定水质检验项目和频率。是及时发现水质问题。保障安全供水的重要措施。对于部分检验频率低.所需仪器昂贵、检验成本较高的水质指标,没有条件开展检验的单位可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由于水源水质的差异性,条文中对水源水和出厂水,管网水。管网末梢水的检测区别规定 各给水工程水源水质的检验项目和频率除参考表1执行外.还应结合水源实际情况确定检验项目和频率 如高铁锰 高氟等水源,应确定相关项目的检测频率,3。1,4.采样点的设置要有代表性.应分别设在水源取水口,水厂出水口和居民经常用水点及管网末梢、管网水质检验采样点数。一般应按供水人口每两万人设一个采样点计算.供水人口在20万人以下.100万人以上时、可酌量增减、为了使水厂能够根据水源和出厂水质的异常变化及时调整工艺。水源取水口和水厂出水口应设置水质在线监测仪表,且监测数据应实时传输到水厂的控制系统,3,1,5.给水厂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地区的原水水质特点对进厂原水进行水质监测,当原水水质发生异常变化时。应根据需要增加相关检验项目和频率.直至水质恢复正常水平。如对于地表水源、当出厂水出现臭味时.需要监测水源藻类或挥发和半挥发物质 给水厂根据各自的水源流域内可能的污染源.制定相应的水源污染时期的水处理技术预案。3。1、6 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或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当尚无上述标准方法时、可采用其他等效方法.但应进行适应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