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政务服务办理第十七条。政务服务部门应当按照减环节.减材料 减时限,减费用的要求 编制并公布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明确政务服务事项的名称,设定依据.申请条件 申请材料、审查标准 办理程序及办结时限等信息。实行动态更新,办事指南所列出的申请材料应当是办理该事项的全部材料 不得含有其他。有关等模糊性兜底条款,政务服务部门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办事指南之外的材料 第十八条,申请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政务服务部门应当受理,能够即时办理的当场办结.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或者更正的内容。期限.依法需要进行现场勘验、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等特别程序的.实施清单化管理.建立限时办结机制 并向社会公布,第十九条,对依法由两个以上政务服务部门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可以由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或者牵头的政务服务部门统一接受申请,统一反馈办理结果,已收取申请材料或者通过部门间共享能够获取规范化电子材料的。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材料,第二十条,政务服务部门应当完善容缺受理服务机制.编制并公布可容缺受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明确事项名称、主要申请材料和可容缺受理的材料,对基本条件具备 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仅欠缺可容缺受理材料的政务服务事项.经申请人书面承诺后。政务服务部门应当先予受理并审查办理,申请人逾期未补齐补正材料的。视为撤回申请,第二十一条 政务服务部门应当按照利企便民原则.编制并公布可以采取告知承诺制方式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明确告知承诺的适用范围、办理条件 标准。流程和违反承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细化办事承诺方式和承诺事项监管细则、申请人承诺符合办理条件的 政务服务部门应当直接作出同意的决定,未履行承诺的、责令其限期整改 整改后仍未达到办理条件的 依法撤销决定,申请人存在不良信用记录或者曾作出虚假承诺等情形的、在信用修复前不适用告知承诺制,第二十二条、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应当编制并公布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基础清单 推进关联性强,需求量大的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极简式审批.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第二十三条、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 公安、民政、国防动员等政务服务部门应当加强协作,通过信息共享.优化流程。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方式。规范新建商品房项目开发建设全流程服务和监管。实现新建商品房项目交房即交不动产权证书.第二十四条,分类编制并公布惠企政策,惠民政策.人才政策。招商政策。金融服务政策等清单.推动免申即享全覆盖.第二十五条,政务服务部门应当将电子证照 电子材料 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数据归集至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强电子证照,电子材料,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在政务服务领域的互信互认和推广应用、第二十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政务服务管理部门牵头,政务服务部门配合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无偿提供以下服务,一.对重点投资建设项目,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和科技创新类.国家鼓励类等投资建设项目。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二,为企业开办,工程建设等复杂事项提供咨询。指导、协调服务和依申请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三、其他依申请确需提供帮办代办服务的事项,第二十七条 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应当结合本地实际、为申请人提供以下便利服务。一。提供自助、预约,合理延时等服务、二 为军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绿色通道等服务、三、为确实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第二十八条 市,县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并公布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实行定期评估。动态管理.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完善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 做好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介服务机构应当公开服务指南。明确服务条件.流程。时限和收费标准等要素。第二十九条,政务服务部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依法需要收取费用的、应当公开收费依据和标准.并出具合法凭证、申请人线下办理相关政务服务事项时,政务服务部门应当提供现金。银行卡、电子支付等多元化支付方式,第三十条.市人民政府应当整合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完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实行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分级负责,归口办理.限时办结、及时反馈 督查考核的工作机制 推进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与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实现部门业务系统查询权限。专业知识库等数据信息向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开放,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应当与110,119。120 122等紧急热线和水电气暖网等公用事业服务热线建立联动机制.实现一键转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