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结构体系3。5,1,抗震结构体系要通过综合分析、采用合理而经济的结构类型.结构的地震反应同场地的频谱特性有密切关系 场地的地面运动特性又同地震震源机制,震级大小.震中的远近有关,建筑的重要性。装修的水准对结构的侧向变形大小有所限制,从而对结构选型提出要求 结构的选型又受结构材料和施工条件的制约以及经济条件的许可等 这是一个综合的技术经济问题.应周密加以考虑,3.5.2,3,5.3、抗震结构体系要求受力明确,传力途径合理且传力路线不间断 使结构的抗震分析更符合结构在地震时的实际表现。对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十分有利。是结构选型与布置结构抗侧力体系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之一,2001规范将结构体系的要求分为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两类,第3。5、2条是属于强制性要求的内容,多道防线对于结构在强震下的安全是很重要的。所谓多道防线的概念,通常指的是,第一,整个抗震结构体系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工作.如框架 抗震墙体系是由延性框架和抗震墙二个系统组成,双肢或多肢抗震墙体系由若干个单肢墙分系统组成、框架,支撑框架体系由延性框架和支撑框架二个系统组成。框架。筒体体系由延性框架和筒体二个系统组成,第二 抗震结构体系具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赘余度,有意识地建立起一系列分布的塑性屈服区、以使结构能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一旦破坏也易于修复.设计计算时、需考虑部分构件出现塑性变形后的内力重分布,使各个分体系所承担的地震作用的总和大于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时的数值、本次修订.按征求意见的结果,多道防线仍作为非强制性要求保留在第3、5,3条,但能够设置多道防线的结构类型,在相关章节中予以明确规定.抗震薄弱层。部位.的概念 也是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概念 包括,1 结构在强烈地震下不存在强度安全储备、构件的实际承载力分析 而不是承载力设计值的分析.是判断薄弱层 部位、的基础.2.要使楼层,部位.的实际承载力和设计计算的弹性受力之比在总体上保持一个相对均匀的变化,一旦楼层.或部位.的这个比例有突变时,会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导致塑性变形的集中,3。要防止在局部上加强而忽视整个结构各部位刚度、强度的协调.4.在抗震设计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薄弱层.部位,使之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又不使薄弱层发生转移、这是提高结构总体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考虑到有些建筑结构.横向抗侧力构件,如墙体。很多而纵向很少、在强烈地震中往往由于纵向的破坏导致整体倒塌,2001规范增加了结构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周期和振型、相近的抗震概念,3,5。4 本条对各种不同材料的结构构件提出了改善其变形能力的原则和途径,1,无筋砌体本身是脆性材料,只能利用约束条件 圈梁 构造柱,组合柱等来分割 包围,使砌体发生裂缝后不致崩塌和散落 地震时不致丧失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2。钢筋混凝土构件抗震性能与砌体相比是比较好的.但若处理不当,也会造成不可修复的脆性破坏,这种破坏包括,混凝土压碎.构件剪切破坏,钢筋锚固部分拉脱。粘结破坏 应力求避免.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尺寸控制.包括轴压比 截面长宽比。墙体高厚比,宽厚比等.当墙厚偏薄时,也有自身稳定问题 3,提出了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要求 4 钢结构杆件的压屈破坏 杆件失去稳定,或局部失稳也是一种脆性破坏。应予以防止,5、针对预制混凝土板在强烈地震中容易脱落导致人员伤亡的震害,2008年局部修订增加了推荐采用现浇楼.屋盖.特别强调装配式楼、屋盖需加强整体性的基本要求 3.5,5 本条指出了主体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遵守的原则.通过连接的承载力来发挥各构件的承载力。变形能力 从而获得整个结构良好的抗震能力 本条还提出了对预应力混凝土及钢结构构件的连接要求、3,5 6、本条支撑系统指屋盖支撑。支撑系统的不完善.往往导致屋盖系统失稳倒塌、使厂房发生灾难性的震害,因此在支撑系统布置上应特别注意保证屋盖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