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工程验收13,9 1、巷道竣工后。应检查下列内容 1.标高 坡度 方向。起点.终点和连接点的坐标位置。2,中线和腰线及偏差.3、永久支护规格质量。4、水沟的坡度 断面和水流畅通情况,13 9、2.工程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 1 实测平面图。纵横断面图 井上下对照图 2、井下导线点、水准点图及有关测量记录成果表、3 地质素描图、柱状图和矿层断面图、4、主要岩石和矿石标本、水文记录和水样,气样,矿石化验记录,5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材料和试块试验报告.13、9.3.巷道起点的标高允许偏差应为.100mm 13,9 4,轨枕间距的允许偏差应为,100mm 轨道中心线宜与轨道 枕头。中心线一致 13、9.5,轨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轨距允许偏差应为mm 轨道中心线与设计的允许偏差应为、50mm。双线轨道中心距离允许最大偏差应为20mm,2.轨道坡度局部允许偏差应为、1.3。钢轨道接头处高低及内侧的允许偏差应为、2mm,4、直线段两条轨道轨面的水平允许偏差应为、5mm.5,弯道曲轨允许偏差应为,外轨超高mm,内轨加宽mm、双轨中心线加宽允许偏差应为 20mm。6。道岔基本轨起点的位置允许偏差应为,300mm.13,9。6,水沟深度和宽度的允许偏差应为、30mm,上沿的高度允许偏差应为,20mm 水沟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局部允许偏差应为,1,13,9,7,架线电机车的导线吊挂高度不得低于设计规定、亦不得高于设计规定6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导线距巷道顶或棚梁之间不得小于200mm 距金属管线之间不得小于300mm 13,9、8.架线电机车的导体左右偏差、板式或环式集电弓、不应大于设计规定20mm.滑轮与滑块集电弓。不应大于设计规定10mm,13 9、9 巷道地板应平整、局部凹凸深度不应超过设计规定、100mm、巷道坡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局部允许偏差应为。1.13,9、10 砌碹巷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巷道净宽应按中线至任何一帮的距离测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要运输巷道不应小于设计尺寸。2.其他巷道允许偏差范围为mm。2,巷道净高应以腰线为基准线测定.净高的允许偏差范围为mm、3。拱砌体 墙砌体。基础的砌体厚度,局部不得小于设计尺寸30mm、13,9。11,砌碹巷道的表面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平方米面积内、混凝土砌块不平整度不应超过15mm.2,浇灌混凝土不平整度不应超过10mm,3。各种砌体的外观不得出现曲折和倾斜现象、4,各砌体的灰缝 应灰浆饱满、无重缝。13,9 12,支架巷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巷道净宽,净高应符合设计规定、2.支架立柱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应为,2 3,支架梁应水平 两端高差不应超过40mm,4,两支架间距的允许偏差应为、100mm、5,倾斜巷道支架迎山角的允许偏差应为.1、6。支架梁应垂直于巷道中心线。梁端的扭矩不应超过100mm.曲线巷道支架的方向应与曲线径向一致 7,梁与立柱的结合面应严密 8.背板的长度宜大于支架间距300mm,背板应排列整齐、背板与岩帮间应充填严实、9.倾斜巷道支架间的横撑和拉条应齐全。牢固。13、9,13。裸体巷道和喷射混凝土巷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巷道净宽应从中线至任何一帮最凸出处测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要运输巷道不得小于设计规定。2、其他巷道允许偏差范围为mm 2、巷道净高应以腰线为基准线测定,净高的允许偏差范围为mm、3,喷射混凝土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局部的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尺寸的50。4,锚杆端部及钢筋网不得露出喷层表面。13 9。14,喷射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应按本规范附录D的相关规定执行 混凝土的强度、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和锚杆抗拔力的检查与验收 应按本规范附录E的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