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分区基本要求4,2.1 东北黑土区总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以保护黑土资源 保障粮食生产为核心 以防治侵蚀沟和缓坡耕地水土流失为重点,2 治理措施应包括梯田 等高耕作,垄向区田 地埂植物带 谷坊以及农业机械道路,灌溉渠系、坡面排水措施等、4,2,2 西北黄土高原区总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以提高综合农业生产能力和改善生态为核心、以保护土壤。增加植被覆盖 蓄水保水.拦沙减沙为重点 2,治理措施应以梯田,淤地坝,治沟造地,林草工程 封育及配套措施为主。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林草工程应以灌草措施为主。3.沟道应布置坝系,坡面应布置梯田与林草工程。远山边山地区应布置封育及配套措施。梯田和淤地坝工程布置应与雨水集蓄利用 高效高产规模特色农业或经果林发展结合 4 淤地坝工程坝系布置应妥善处理小流域内大.中,小型淤地坝与塘坝。小水库之间的关系 合理配置,联合运用。单坝规模确定应分析坝系中各单坝的相互作用、4、2.3。北方风沙区总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以建设生态屏障和防沙带,修复和改良草场.保护绿洲为核心、重视水蚀风蚀交错区的水蚀和风蚀防治、2,治理措施应以防风固沙,草场修复建设与保护、绿洲防护.林草措施、封育及其配套措施为主 3.多年平均降水量250mm及以上地区应充分利用小泉.小水,加强雨水集蓄利用、采取砂田与覆盖措施、保持土壤水分,合理配置坡改梯及配套措施.4.多年平均降水量250mm以下地区应以封禁措施为主,有灌溉条件的可建设人工草场。并以绿洲为核心设置防护措施.4,2。4,北方土石山区总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以改善生态 保护与涵养水源,发展农林特色产业为核心,根据所处地区生态功能,注重保护土壤和耕地资源,防治局部区域山洪和泥石流灾害。2,治理措施应以梯田。雨水集蓄利用。沟道治理工程.经济林果种植以及林草措施为主、3、梯田应以石坎梯田为主、并与特色经济林果工程结合。注重山区沟道小泉。小水和雨水集蓄利用。配套节水型灌溉措施,4、水源地应配置水源涵养林以及面源污染控制措施.4.2、5。西南岩溶区总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以抢救和保护土壤资源,充分利用降水资源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核心、以坡改梯及坡面水系工程为重点。对植被覆盖度低的岩溶山体配置林草及封育措施,2 治理措施应以梯田及坡面水系工程。田间道路、林草措施。岩溶地表水利用及岩溶落水洞治理工程为主,3,梯田应以石坎梯田为主,对于田面出露裸岩.可通过爆破破碎挖除凸露岩石,回覆周边土壤,增加可耕种面积。并应配置.以排为主 蓄排结合.的蓄排水设施,4.应充分利用溪流及小泉 小水配置塘坝、滚水坝以及引水设施。并配套农田灌溉或补充灌溉设施 4。2 6.西南紫色土区总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以保护土壤资源,充分利用降水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促进农业发展为核心、以坡改梯及坡面水系工程为重点。2.治理措施应包括梯田及坡面水系工程,田间道路 塘坝,经济林果种植。林草措施,高效复合农林业建设,封育及配套措施为主.3、梯田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土坎与石坎梯田,配置、以排为主、蓄排结合.的蓄排水工程。特色经济林果宜配置灌溉设施。4,2 7.南方红壤区总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以保护土壤资源。防治崩岗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高产高效农业发展核心。重点开展坡改梯、崩岗治理 侵蚀劣地治理和园地及林下水土流失治理、2。治理措施应以拦沙坝。截流沟.林草措施,梯田与坡面水系工程.田间道路、特色亚热带和热带经济林果建设,封育及配套措施为主 3 崩岗治理应采取、上截、中林草。下堵.的综合措施体系.保障下游村庄和农业生产的安全。4,2,8,青藏高原区总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以保护生态,修复和改良草场,改善河谷农业生产条件为核心、重点开展轮封轮牧.冬贮的人工草场建设,影响河谷农业生产的山洪灾害沟道治理,以及坡耕地治理,2,林草工程应根据高原气候,地理位置、土壤.生态系统等地域特点和立地条件进行配置。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