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监测.控制与计量4,5,1。集中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应进行监测与控制 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公共建筑使用全空气调节系统时、宜采用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系统功能及监测控制内容应根据建筑功能,相关标准,系统类型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4,5.2、锅炉房.换热机房和制冷机房应进行能量计量。能量计量应包括下列内容 1,燃料的消耗量,2 制冷机的耗电量 3 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量。4、补水量、4,5 3,采用区域性冷源和热源时、在每栋公共建筑的冷源和热源入口处、应设置冷量和热量计量装置 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时。不同使用单位或区域宜分别设置冷量和热量计量装置,4 5,4、锅炉房和换热机房应设置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4,5。5、锅炉房和换热机房的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能进行水泵与阀门等设备连锁控制.2、供水温度应能根据室外温度进行调节,3,供水流量应能根据末端需求进行调节 4 宜能根据末端需求进行水泵台数和转速的控制 5 应能根据需求供热量调节锅炉的投运台数和投入燃料量.4,5,6,供暖空调系统应设置室温调控装置,散热器及辐射供暖系统应安装自动温度控制阀.4、5、7,冷热源机房的控制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能进行冷水。热泵,机组、水泵.阀门.冷却塔等设备的顺序启停和连锁控制.2、应能进行冷水机组的台数控制,宜采用冷量优化控制方式、3 应能进行水泵的台数控制、宜采用流量优化控制方式、4。二级泵应能进行自动变速控制。宜根据管道压差控制转速,且压差宜能优化调节。5.应能进行冷却塔风机的台数控制.宜根据室外气象参数进行变速控制、6.应能进行冷却塔的自动排污控制 7.宜能根据室外气象参数和末端需求进行供水温度的优化调节、8,宜能按累计运行时间进行设备的轮换使用 9,冷热源主机设备3台以上的。宜采用机组群控方式、当采用群控方式时、控制系统应与冷水机组自带控制单元建立通信连接 4.5.8.全空气空调系统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能进行风机,风阀和水阀的启停连锁控制、2。应能按使用时间进行定时启停控制.宜对启停时间进行优化调整,3。采用变风量系统时.风机应采用变速控制方式,4,过渡季宜采用加大新风比的控制方式、5。宜根据室外气象参数优化调节室内温度设定值、6、全新风系统送风末端宜采用设置人离延时关闭控制方式、4。5。9,风机盘管应采用电动水阀和风速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宜设置常闭式电动通断阀,公共区域风机盘管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能对室内温度设定值范围进行限制。2.应能按使用时间进行定时启停控制、宜对启停时间进行优化调整.4,5 10、以排除房间余热为主的通风系统 宜根据房间温度控制通风设备运行台数或转速。4,5,11.地下停车库风机宜采用多台并联方式或设置风机调速装置,并宜根据使用情况对通风机设置定时启停,台数,控制或根据车库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进行自动运行控制,4,5。12,间歇运行的空气调节系统,宜设置自动启停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应具备按预定时间表、服务区域是否有人等模式控制设备启停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