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615,2010条文说明制定说明,根据原建设部建标,2006,136号文 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 的通知.的指示 由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组成规范编制组,编制国家标准、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615,2010.本规范是在。冶金工业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技术规范。YBJ,31 89的基础上、结合近十多年来的勘察实践和新技术的开拓应用而编制的,现就编制工作情况简要说明如下。一。标准编制遵循的主要原则.1、科学性原则,本规范的技术要求以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和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对已经实践证明的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的研究成果、纳入本规范 2、先进性原则,一方面积极收集 采用新方法.新技术 一方面规定的标准在平均的先进水平,尽力后定能达到要求.3,实用性原则。本规范的规定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应用 执行,4 协调性原则 本规范兼顾了自身前后规定的统一 同时也考虑到与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协调统一,二、编制工作概况。1 准备阶段,根据要求成立了规范编制组、在 冶金工业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技术规范、YBJ.31,89和初步调研的基础上。草拟了编制工作大纲 于2007年3月12日在武汉召开了首次会议。成立编制组和制订编制大纲.2,征求意见阶段。编制组成员分工编写,并于2007年3月27日在武汉召集了 工程降水勘察,专题会议.于2008年10月在湖北应城召开了编制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形成了.征求意见稿,3,送审稿阶段.将.征求意见稿 寄送11家单位,经汇总,筛选出有价值的意见31条 整理后,又寄送相关专家查阅。于2009年11月完成送审稿。并于2009年12月12日在武汉市召开了.送审稿,审查会议。对本规范的编制工作和送审稿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并通过了送审稿,4 报批阶段.编制组根据审查会专家的意见。对送审稿及条文说明进行了少量修改并完善、于2010年3月形成报批稿并完成了报批报告等报批文件。三。重要问题的说明,1、本规范的文本结构根据。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8 182号文的要求编制。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日益为人们重视 深基坑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工程降水勘察已提上议事日程 本规范写入了,工程降水勘察、的内容及规定,3,为了提高规范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收集的意见要求 在规范附录中设置了附录A和附录B,便于工程技术人员采用、由于物探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已成为水文地质勘察的一种重要手段,设置附录A很有必要.4、本规范将原冶金工业标准。注水试验规程,YBJ,14。89。抽水试验规程、YBJ 15,89。压水试验规程 YBJ、16。89的主要内容一并纳入,5,根据,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2009年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要求。设置了 环境调查,评价与保护,一章、6,关于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阶段,目前现行国家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027 2001中划分为四个阶段.考虑到今后与国家相关审批政策的衔接,首当其冲应与国标GB、50027保持一致、故本规范的勘察阶段划分为可行性研究,详查,勘探 开采四个阶段,当遇到不同的设计.其设计阶段不确定时。可针对各勘察阶段的不同精度要求进行比对,确定所需进行的勘察阶段.7、本规范纳入了一些成熟的新方法.新技术,如物探方法的增加 利用同位素示踪测井资料计算渗透系数,利用数值法计算和确定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等,8、水文地质勘察涉及的主要术语和符号均已在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中明确规定.为避免重复、本规范未设.术语和符号,一章、四。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本规范已基本达到预期目的、但对有些问题尚未圆满解决,有待今后完善,1 在基岩地区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如何合理布置勘察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2.工程降水的抗突涌验算 目前行业内主要考虑的是重力平衡.未考虑地层自身强度提供的抗力,由于研究成果尚不成熟,本规范对地层强度抗力未具体要求.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