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3,供、气11,3,1 本条是针对航空工业的特点及节能要求进行规范的,经大量应用证明 压缩空气系统采用用量对等.压力对等。品质对等的设计原则、既节能又方便运行管理 11。3。2 压缩空气系统中、空压机房内一般只做初级处理、对压缩空气品质有更高要求的设备 在设备前再进行终端处理、此配置方式经济性较好。运行管理较方便,也易达到用气设备的品质要求 11,3,3.根据调研、近年采用10.漏损量、可满足使用需求 因此本规范作此规定.以节省初投资、航空工业对压缩空气的供应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 当机组台数小于7台时、均设置备用机组。当同一类型机组设置7台以上时。可不设备用机组,当一台机组检修时。其他机组容量为设计容量的85,经过对部分航空企业调研、可满足生产要求.11,3.4。航空工程压缩空气品质要求一般较高。原采用碳钢管道.经常出现在用户端气体品质不达标现象 更换为不锈钢管后、此问题解决,如西飞.沈飞 成飞等近年设计的项目,压缩空气管道均采用不锈钢管道 11,3。6 航空工业工程试验用气多为间断用气,年运行时间较少,有充足的维修时间、可根据试验需求.不设备用机组、但对长时间试验供气的机组需设置备用,11,3,7,航空工业工程一般特种气体用量较少.采用气瓶加汇流排方式供应、投资少。操作,运行 管理均较方便、故推荐此供应方式.11。3。8。对危险气体设置单独的汇流排间方便运行管理 对可能发生较大危害的汇流排间控制危险气体总量,可有效控制事故扩大.11,3,10.考虑到航空工业厂房试验用的特种气体具有可燃性 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窒息性等危害特性。为了防止管道破裂使可燃气体 毒性气体泄漏后积聚 引发人员中毒,着火。爆炸等危险。规定此类特种气体须明管敷设,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11 3,11 由于真空获得不易.保持也困难。特别是中真空及以上系统、真空机组靠近负荷中心、管道的合理布置、可有效缩短真空制备的时间、减低系统运行费用,11 3。12,本条是针对特种气体事故排放、检修及置换排放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要求 对有可能造成危险的特种气体,应排放至安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