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隧道掘进11。5。1 钻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开挖前、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 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破材料等进行钻爆设计、并应根据爆破效果及时修正有关参数。2 隧道施工时,应先进行地质雷达、红外线探水、超前水平探孔等超前地质预报 3,岩石隧道开挖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条件时,有关参数可按表11,5.1。1及表11、5。1.2选用.表11、5、1,1。光面爆破参数,注。1,当断面较小或围岩软弱 破碎或对曲线,折线开挖成形要求较高时。周边眼间距E应取较小值,2、周边眼抵抗线W值在一般情况下均应大于周边眼间距E值,软岩在取较小E值时 W值应适当增大.3 E,W,软岩应取小值,硬岩及断面小时应取大值,4,装药集中度q为2号岩石硝铵炸药。选用其他类型炸药时,应修正、表11 5,1.2。预裂爆破参数、注.1.表11 5,1、1。表11,5。1,2所列参数适用于炮眼深度1,0m.3.5m 炮眼直径40mm,50mm.药卷直径20mm,25mm、2、当断面较小或围岩软弱.破碎或对曲线.折线开挖成形要求较高时.周边眼间距E应取较小值 3。周边眼抵抗线W值在一般情况下均应大于周边眼间距E值。软岩在取较小E值时。W值应适当增大。4.E,W.软岩应取小值,硬岩及断面小时应取大值 5.表列装药集中度q为2号岩石硝铵炸药。选用其他类型炸药时。应修正、4、隧道爆破应选用适当的炸药品种和型号。并应采用导爆管或电力起爆、不应采用火花起爆.11、5。2、炮眼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爆作业应按钻爆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起爆.2、钻眼前应画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和断面轮廓,并应根据钻爆设计图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钻眼,3,炮眼深度和角度应符合设计.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应大于50mm,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应大于100mm。周边眼眼口位置误差不应大于50mm、眼底不应超过开挖轮廓线150mm、4.当开挖面凸凹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 5.钻眼完毕,应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重钻 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6、掏槽炮眼宜采用直眼掏槽或斜眼掏槽.7 周边眼应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并应保证开挖断面符合设计要求,8。辅助炮眼应交错均匀布置在周边眼与掏槽眼之间、9,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 掏槽炮眼应加深100mm,11 5、3.爆破施工应严格控制超欠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允许超挖值应符合表11。5,3的规定.表11.5.3,隧道开挖允许超挖值。mm,2,当超挖或小规模塌方处理时 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回填 并应做好回填注浆,3。开挖轮廓应圆顺,开挖面应平整 4。爆破进尺应达到设计要求,爆破石块大小应满足装碴要求,5 炮眼痕迹保存率应按下式计算,硬岩不应小于80 中硬岩不应小于60。并应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6,两次爆破的衔接台阶尺寸不应大于150mm。11。5。4.岩爆防治应符合下列规定。1 开挖面在施工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加强超前地质勘探 可采用超前钻探 声反射和地温探测方法,对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及地应力的状态进行预报,2 当开挖面在爆破施工时.应采用,短进尺、多循环.的施工方法,并应用光面爆破技术控制装药量,在岩爆地段作业、进尺应控制在2。5m以内。3、应用超前探孔和超前探孔内松动爆破的方法。使作业面的围岩应力降低 超前探孔的布置形式及参数应与地质探孔的形式一致,探孔深度宜为15m、20m。也可采取在岩壁切槽的方法降低岩爆的强度。4 对围岩进行加强支护和超前支护加固、可采用锚杆和超前锚杆支护、锚喷混凝土支护 钢纤维喷混凝土支护 钢支撑支护和二次衬砌等多种支护方法的组合.5。衬砌作业应与开挖工序紧密衔接,并应均衡施工 在衬砌过程中应准备好临时钢木排架.当听到爆裂响声时。应进行支护,6.岩爆地段应对设备和人员做好防护,11,5 5、隧道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开挖宜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级及.级以下的围岩宜采用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倍.2倍,2.隧道在稳定岩体中宜先开挖后支护,初期支护结构距开挖面宜为5m、10m.当开挖面稳定时间不满足初期支护施工时,应采取超前支护或注浆加固措施,3,隧道开挖循环进尺,在土层和不稳定岩体中宜为0、5m,1,2m。在稳定岩体中宜为1.0m,1 5m 4。隧道应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开挖断面。不应欠挖、其允许超挖值应符合本规范表11 5。3的规定。5.同一条隧道相对开挖,当两工作面相距20m时、应停挖一端,另一端继续开挖。并应做好测量工作,及时纠偏,线贯通平面位置允许偏差应为。50mm.高程允许偏差应为.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