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隧道掘进9,6 1 盾构机始发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配套设备应能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应与工程规模和施工方法相适应。运行安全应可靠 并应符合环境和保护的要求.2,盾构法施工宜采用独立专线 用 电源、供电质量应达到国家二级供电网标准。配备的自备发电机功率应满足通风 排水,照明,通信.办公与生活保障等要求,外供与自备应急两路电源应能自动或手动切换 3,应在作业场所和通道安装照明设备.隧道、地面应安装防雨型照明灯具.4、施工主要岗位应配备内部通信设备 5,给 排水设备应能保障充足的供水和排水能力。在施工期间应定期保养维修并应保证设备完好,对意外的涌水应有备用设备,6.盾构机吊装下井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包括地面承载能力,吊装机械选择 吊索具,吊装前的安全检测等。同时应由持有特种作业证的专业起重工指挥 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9,6,2,盾构机下井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进行地面控制,联系。地下控制测量.测量结果应符合设计规定.并应满足施工要求,2 检测始发轨道 洞门与隧道中心线应一致。并应满足设计要求.3,检查各电线 缆,配电柜,排水泵。照明等用电设备应满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用电管理制度规定的要求、4,测量始发轨道、洞门密封安装,井壁洞门中心线应一致.并应满足设计要求.5。完成盾构机组装后。对盾构机体姿态与隧道设计穿越始发轴线应复核测量,并应完成对盾构掘进测量系统参数的修正与设置、9。6,3 盾构机始发符合下列规定.1,盾构机组装,调试应按设备组装先后顺序 次数进行 应采取单机、系统.联机的方式分步,分项进行试运.2。盾构机头推入井壁洞门密封过程、应将盾构机刀盘边延突出的刀具采取防护措施或拆除、3,应根据始发掘进出洞段周围地层情况合理设置泥水压力,4 井壁洞门破除宜采取较低的推力与低转速掘进,洞门井壁破除过程应随时观测泥水压力变化情况.并应及时调整供排泥水流量,9.6,4 盾构掘进应符合下列规定,1。盾构起始段施工应根据隧道穿越的地质条件。地表环境情况.通过试掘进确定合理的掘进参数和背注浆量、并应保持掘进面土体稳定,应控制掘进方向沿着隧道设定轴线掘进、并应符合设计和本规范要求、2,盾构掘进速度应与进排浆流量、开挖面泥水压力。进排泥水、出土量保持平衡 并应与同步注浆速度相协调,3,盾构掘进中应严格控制隧道轴线偏差,根据盾构姿态与偏离方向应逐步纠正。使偏离量控制在允许值范围内 隧道中心线平面位置允许偏差应为.150mm,隧道中心线高程允许偏差应为、150mm。并应满足管道安装弹性敷设的要求,4,在岩石层掘进时应全面了解岩石层特性.遇有岩爆。岩胀,断裂破碎带岩层时,应保持均衡掘进减少停机时间。并应严格控制纠偏调整量,且应经常检查径向刀具的磨损量并及时更换.5、盾构掘进期间遇有设备故障,意外的地质变化 掘进面发生坍塌或遇有障碍,盾构自转角度过大 盾构位置偏离过大、盾构机刀盘掘进扭矩发生较大波动时。应立即暂停掘进,查明原因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6 在松散软弱地层掘进时、宜启用盾构机的辅助气压平衡功能,应实时监控开挖面泥水压力与供排泥水,开挖出渣量,并应保持开挖面稳定,7,当盾构掘进至距离接收洞门80m、100m时、应进行隧道轴线贯通前的方向传递测量.当掘进至距离接收洞口5m,8m时,应减小盾构推进速度 推力 当破除洞门井壁时。应将盾构掘进速度与推力调整最低 8。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应对空气质量,可燃气体.有害气体进行检测 当不满足下列指标之一时,应采取通风措施处理.1、空气中氧气含量应大于20。2.瓦斯浓度应小于0.75,3 一氧化碳应小于30mg。m3、4 二氧化碳应小于0 5。按体积计.5,氮氧化物换算成二氧化氮不应超过5mg、m3.9.6,5、管片拼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盾构机推进后的姿态应符合隧道轴线控制的要求.管片拼装前应对前一环管片端面进行清理,并应在拼装前确认管片.防水密封性能完好 如存在损坏应采取修补或更换措施。2、管片拼装作业人员.应经过操作培训并考核合格.拼装机作业应由专人负责操作指挥.3。管片拼装区域.在拼装机抓举,水平,旋转运动未到位时,拼装机下方不得有人员进入、4。管片拼装应按设计轴线选用管片 5.在拼装中应随时观察液压推进油缸与顶块位置,出现管片位置偏离应及时修正、6.每环完成封顶块管片拼装后 应检测其各项指标.按测得指标值应作圆环校正。并应拧紧所有纵向.环向连接固定螺栓。9,6,6、管片拼装偏差应符合表9.6、6的规定、表9,6 6 管片拼装偏差、注、D为隧道外直径、mm。9。6,7.管片拼装检查时,其密封材料应无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