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组织申报 审核及资金拨付、第十五条,省级财政部门和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及年度工作通知.结合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小型微型企业数量等、研究提出本地区年度实施方案。包括支持重点,支持计划,资金需求等,其中用于小型微型企业和改善服务环境的资金规模不得少于申请额的80 在每年2月底前上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十六条、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对各省上报的实施方案进行审核、综合考虑各地区实施方案、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区域特点。以前年度工作情况等因素.研究提出专项资金项目年度实施方案、第十七条.财政部根据预算规模,项目年度实施方案、确定资金分配方案 并及时向省级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指标,第十八条,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本办法和年度工作通知等要求,在本地区范围内公开组织项目申请工作.并纳入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在项目组织申报文件中公布廉政信息反馈专线电话和电子邮箱,全面接受社会监督。第十九条 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聘请具有相关专家资源的资产评估、中小企业服务等专业机构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并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评审意见书 项目评审费用在专项资金中列支,按照不超过下达各地区专项资金额度的0.5 控制.第二十条。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根据评审意见书。提出项目和资金支持计划、具体包括计划支持单位和项目名称,支持内容。支持方式及金额,企业规模等 经省级财政部门审定后。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第二十一条 公示期结束后。省级财政部门和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将本地区专项资金工作情况 公示无异议的项目和资金支持计划 上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备案后 省级财政部门按照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在1个月内将资金拨付至项目单位,第二十二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现备案资料存在问题的、应及时通知有关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予以调整。必要时收回已拨付资金,并列入下年度专项资金分配的扣减因素。第二十三条 项目单位收到专项资金后,应在10日内将资金到位时间。额度以及账务处理等信息以书面形式向省级财政部门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