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泵站站址选择5,2,1 对于从河流,湖泊.感潮河口、渠道取水的灌溉泵站,为了能充分发挥其工程效益.应将泵站选在有利于提水。且灌区输水系统布置比较经济的地点,对于从河流。湖泊,感潮河口,渠道、特别是北方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地区水源中取水的灌溉泵站 其取水口位置的选择尤为重要,如果取水口位置选得不好.轻则影响泵站的正常运行。重则导致整个泵站工程的失败、例如某泵站的取水口位于黄河游荡性河段。河床宽浅,水流散乱、浅滩沙洲多,主流摆动频繁 致使取水口经常出现脱流,该泵站建后30余年.主流相对稳定,能保证引水的年份仅有8年,其余年份均因主流摆动 主流偏离取水口的最大距离 垂直河岸 曾达4,2km.为了引水需要。不得不在黄河滩上开挖引渠 最长达6 5km。为防止引渠淤死断流,被迫加大流速拉沙.致使滩岸坍塌。弯道冲刷,大颗粒粗沙连同引渠底沙一起.通过水泵进入渠系和田间 同时。由于汽蚀和泥沙磨损.泵站装置效率下降10 4,实际抽水能力仅为设计抽水能力的61。8,水泵运转仅500h、泵体即磨蚀穿孔,直径1.4m.长500m的出水管道全部淤满、曾发生管道破裂.5间泵房被毁坏的严重事故.此外、出水干渠严重淤高 致使灌溉水漫顶决堤,将大量泥沙灌入田间 使农田迅速沙化。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农业减产、损失严重。因此,灌溉泵站取水口应选在主流稳定靠岸 能保证引水的河段 而且应根据取水口所在河段的水文。气象资料 自然灾害情况和环境保护需要等 分别满足防洪,防潮。防沙.防冰及防污要求.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5、2。2,对于从水库取水的灌溉泵站,应认真研究水库水位的变化对泵站机组选型及泵站建成投产后机组运行情况的影响.研究水库泥沙淤积。冰冻对泵站取水可靠性的影响,并对站址选在库区或坝后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本标准规定 直接从水库取水的灌溉泵站站址,应选择在岸坡稳定 靠近灌区 取水方便.不受或少受泥沙淤积。冰冻影响的地点。5,2 3.排水泵站是用来排除低洼地区的涝水,为了能及时排净涝水,排水泵站宜设在排水区地势低洼 能汇集排水区涝水.且靠近承泄区的地点,以降低泵站扬程、减小装机功率,例如 某泵站装机功率6,1600kW,站址选在排水区地势低洼处.紧靠长江岸边 由一条长32km 宽100m的平直排水渠道汇集涝水,进出口均采用正向布置方式,加之合适的地形。地质条件、泵站建成后,进出水流顺畅.无任何异常情况。如果有的排水区涝水可向不同的承泄区,河流,排泄.且各河流汛期高水位又非同期发生时.需对河流水位,即所选站址的站上水位、作对比分析 以选择扬程较低 运行费用较经济的站址.如果有的排水区涝水需高低分片排泄时.各片宜单独设站、并选用各片控制排涝条件最为有利的站址、因此。本标准规定,排水泵站站址宜选择在排水区地势低洼.能汇集排水区涝水。且靠近承泄区的地点.圩区及城市防洪等控制线上的泵站宜布置在控制线附近,以利控制线上各建筑物共同发挥作用,5.2,4、灌排结合泵站的任务有抽灌 抽排,自灌.自排等 可采用泵站本身或通过设闸控制来实现,在选择灌排结合泵站站址时、应综合考虑外水内引和内水外排的要求.使灌溉水源不致被污染,土壤不致引起或加重盐渍化,并兼顾灌排渠系的合理布置等、例如、某泵站装机功率4、6000kW,位于已建的排涝闸左侧 枯水季节可用排涝闸自排,汛期外江水位低时也可利用排涝闸抢排。而在汛期外江水位高时。则利用泵站抽排,做到自排与抽排相结合、又如。某泵站装机功率4。1600kW、利用已建涵洞作为挡洪闸。以挡御江水、并利用原有河道作为排水渠道、闸站之间为一较大的出水池 以利水流稳定.同时在出水池两侧河堤上分别建灌溉闸。汛期可利用泵站抽排涝水.亦可进行抽灌、当外江水位较高时,还可通过已建涵洞引江水自灌 做到了抽排。抽灌与自灌相结合、再如,某泵站装机功率9,1600kW 多座灌排闸.节制闸及灌溉。排水渠道相配合。当外河水位正常时。低片地区的涝水可由泵站抽排。高片地区的涝水可由排涝节制闸自排。下雨自排有困难时 也可通过闸的调度改由泵站抽排 天旱时.可由外河引水自灌或抽灌入内河 实行上下游分灌.因此、该站以泵房为主体。充分运用附属建筑物 使灌排紧密结合.既能抽排 又能自排 高低水可以分排,上下游可以分灌。合理兼顾,运用灵活 充分发挥了灌排效益。5.2。5。供水泵站是为受水区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的、确保水源可靠和水质符合规定要求是供水泵站站址选择时必须考虑的首要条件、由于受水区上游水源一般不易受污染。因此 本标准规定.供水泵站站址应选择在受水区上游,河床稳定 水源可靠。水质良好。取水方便的河段.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要求 5.2,8、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建设泵站必须取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除非情况特殊,一般被批准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