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污染防治、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重点解决饮用水.空气,固体废物,重金属污染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加强核与辐射监管 强化综合治理,防范环境风险。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一,持续加强水污染防治,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完成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 依法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丹江口水库 南湾水库等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工作,加强对水源保护区外汇水区有毒有害物质的管控.严格管理和控制一类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来水达标。开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指标监测分析,健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评估、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预警,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按照流域统筹。水陆结合的原则,强化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控制断面水质目标管理之间的关系、加大丹江口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沿线以及淮河、黄河,海河,长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 逐步落实责任目标考核断面和流域规划水质管理措施,确保实现贾鲁河郑州.周口。惠济河开封。周口等国家优先控制单元的目标,建立健全流域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深化工业和生活等污染治理。开展面源污染治理和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推进贾鲁河。惠济河 黑泥泉河 卫河。徒骇河、马颊河。金堤河,蟒河等重点河流城市河段的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排污口截流。河道清淤疏浚、生态净化和生态湿地等工程建设、专栏7,水污染防治分区控制重点 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在地下水污染问题突出的危险废物堆存场,垃圾填埋场 矿山开采区。石油化工生产及销售区.再生水灌溉区及工业园区等,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初步构建信息平台框架。按要求逐步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工作。二.不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 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以区域空气质量整体改善为目标,以火电、冶金.建材、煤化工为重点防控行业、以郑州。开封,洛阳 平顶山.安阳,焦作,三门峡和济源市为重点防控区域。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深化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强力推进工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布局 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减少燃煤污染,对火电,冶炼.水泥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行业实施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工业企业工艺技术装备和治污水平,强化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以遏制灰霾天气和光化学污染为重点。实施城市清洁空气行动方案,加大城市扬尘污染控制力度、重点对城市建筑工地现场实行标准化管理 控制城区煤烟型污染。逐步淘汰燃煤锅炉,加强餐饮业油烟治理,建设餐饮业油烟治理示范工程,积极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 推进加油站油气污染治理,油库和加油站、油罐车全部安装油气回收系统并确保达标运行.加强城市噪声管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或修订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加强社会生活.建筑施工和道路交通噪声监管、妥善解决噪声扰民问题.加强施工噪声排放申报管理。严格中.高考等特殊时期和医院等特殊区域夜间施工建设项目的审批.专栏8、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三,加强核与辐射污染防治 加大放射性污染防治力度,落实辐射安全许可制度,严格核技术项目准入、确保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完全得到有效监管.创新和完善辐射安全监管方式.不断提升辐射防护监管效能.提高放射性废物和废旧放射源安全处置能力,确保当年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和废旧放射源送贮率达到100。积极推进历史遗留的大型放射源向国家废物库送贮和转移 加强伴生放射性矿产开发污染防治工作,强化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推行电磁辐射建设项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促进高压输变电及移动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科学有序发展,确保电磁辐射水平在国家规定的限值内、将大型无线电发射装置,电气化铁路等电磁辐射项目全面纳入辐射环境安全监管范围,履行环境保护手续,完善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公众参与,敏感点调查等制度,重点解决电磁辐射建设项目投诉问题、加强重点辐射污染企业监管.配合环境保护部加强对国家监管的大型辐照装置的监督管理,确保其稳定安全运行,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老.旧辐照装置升级改造、2012年年底前完成开封核能辐照厂辐照设备退役工作,加强全省废旧金属熔炼企业辐射监测管理、逐步建设废旧金属熔炼企业辐射监测系统 其他熔炼企业配置辐射监测仪器 严格移动放射源使用审批和备案手续.强化对测井,移动探伤、停产倒闭 用源大户等企业放射源的监督管理,四,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危险废物污染防治 积极稳妥推进综合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加强河南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和南阳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安全运营监督管理,建立全省危险废物处置网络、控制危险废物填埋量。推进安全处置铬渣等历史堆存和遗留的危险废物.确保新增铬渣当年全部无害化利用处置,组织开展重点地区、重点类别。重点行业和重点环节执法检查及综合整治.制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监管重点源清单、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的抽查考核,到2015年,危险废物重点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的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分别达到90.和95,以上,专栏9。危险废物污染防控重点,完善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管理体系.继续推进医疗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加强全省已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经营和监督管理、完善突发事故应急和预防措施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负荷率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加强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体系建设.在郑州。南阳等城市开展试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试点工作,到2015年 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省辖市和县级市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逐步建立完善疫情突发情况下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机制,大力推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无害化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回收利用,在全省范围内合理布设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网点。逐步构建多元化的回收网络体系,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和深度处理企业布局 合理设置规模和处理类型,到2015年,确保拆解处理处置规模达到10万吨 年。力争全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深度处理规模达到6万吨。年以上,逐步实现新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再生利用,强化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到2015年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加强对堆存的赤泥 尾矿渣.铸造废砂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继续加大对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进口废物的环境管理.加大预防和打击废物非法进口力度,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全面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全过程监管 完善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体系,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 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水平,强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和对渗滤液,沼气等排放的环境监管.全面完成县城以上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任务,整治简易垃圾处理或堆放设施和场所,加快现有生活垃圾处理场扩容升级改造.推进中心城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15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6万吨,日,省辖市和县,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五,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 实施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制定并实施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以重点区域为核心,推进污染产业密集.历史遗留问题突出、风险隐患较大的重金属污染区域综合整治。针对区域内主要涉重金属行业制定不同的区域综合整治方案.积极开展环境修复试点工作,对重点区域实施重金属排放总量控制、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增加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 到2015年、实现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削减30,以上 鼓励其他区域积极推行重金属约束性总量控制制度,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以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皮革.皮毛。绒。及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五大行业为重点、加大重点行业淘汰和防控力度、积极推进涉重金属企业落后产能淘汰,逐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做到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 或 减量置换.开展重点防控行业重金属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管理.实施重点污染源综合防治.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处理.加强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鼓励铅蓄电池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皮革及其制品业、电镀等表面处理 精饰.等行业实施同类整合、园区化集中管理,推动含重金属废弃物减量化和循环利用,六、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积极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工作。切实加强.事前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事后管理,各阶段的工作.持续开展环境风险源调查和污染隐患排查及整治,建立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档案和数据库,建立环境风险源评估制度.强化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主体责任 逐步建立装置级 厂界级,流域级三级应急防范体系 加强环境应急预案管理.规范预案编制 修订、评估、备案和演练,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建立健全内,外部协作联动工作机制,科学。有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建立事后调查和损害评估制度 防范次生环境事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开展警示教育、增强环境风险意识,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化学品环境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加强环境关注类化学品管理。逐步建立全省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做好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认真履行相关国际环境公约和执行国家有关禁令,配合国家加快淘汰和限制使用列入国际环境公约的相关物质、加强二噁英,多氯联苯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点排放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污染防治。到2015年,炼钢生产 再生有色金属生产和废弃物焚烧三大重点行业二噁英单位产量。处理量,排放强度削减10,废弃物焚烧,铁矿石烧结、电弧炉炼钢和再生有色金属生产四大重点行业二噁英排放达标率达到85.以上 完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管理制度 加大监管力度 控制或消除已识别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环境和健康风险.专栏10。风险防范重点工程。环境风险源调查和评估项目,开展敏感区域环境风险源调查、建立区域重点行业 重点企业。重点污染物等环境风险源数据库和动态管理档案。构建GIS.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体系、建设区域 流域环境风险管理示范项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基础情况调查项目、调查和评估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历史生产企业厂址及处于环境敏感区的废物堆放场地 调查评估重点区域多氯联苯类封存场地环境和健康风险、启动国际环境公约新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基础摸底调查、继续完善公约原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基础信息,建立河南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动态管理数据库和监管信息化平台.二噁英类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主要包括废弃物焚烧。铁矿石烧结,电弧炉炼钢.再生有色金属生产等重点排放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工艺改造。污控设施改造等项目,敏感区域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点建设工程。在地表水饮用水源取水口等环境敏感区域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点、环境污染损害评估试点项目,开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和一般性环境损害案件的损害鉴定评估试点工作。探索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方法和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