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规划控制.本章原名,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 内容包括。建筑基地。建筑突出物,建筑高度控制、建筑密度 容积率和绿地率四部分技术规定.本次修订工作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及其.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的要求,在兼顾和适应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变化与趋势的基础上、新增了有关城市设计、建筑连接体等相关技术内容.同时对原有小节的设置,条文及条文说明进行了调整。修订,如删去4。4节,其涉及的 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地率。是城市规划对建设项目土地使用提出的控制规定、因此本次修订调整至,4,2建筑基地,原第4.4。2条表述的技术内容 不属于建筑设计阶段执行的技术措施 本次修订已删去、修订后本章的技术内容由城乡规划及城市设计 建筑基地,建筑突出物,建筑连接体,建筑高度五部分构成 既有城市规划对建设项目的控制规定与要求.也有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规划布局的限定条件与控制要求 因此本次修订将本章更名为.规划控制。以覆盖所有技术内容,4。1 城乡规划及城市设计4、1、1,本条明确了建设项目应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关规定.城乡规划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 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第三十七条规定 在城市 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允许建设的范围,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第三十八条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 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第四十二条规定。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作出规划许可、可见控制性详细规划是项目建设的上位法定依据。建设项目的土地使用性质反映了城市规划。镇规划对该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其容积率。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及绿地率是控制土地开发强度。环境容量和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建设方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建筑基地提出的设计条件,是建筑设计应遵守的基本设计条件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对建筑基地雨水径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衡量指标 建设项目应有效组织基地内雨水的收集与排放,并满足设计条件对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的要求。4.1.2,本条强调了建筑及其环境设计应符合城乡规划及城市设计的有关控制或引导要求 城市设计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协调建筑设计 市政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城市设计通常依据上位规划。综合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经济状况 提出体现城市特色的风貌定位,符合自然山水特征与发展需求的空间结构,满足体验与观赏需求的景观体系。适应市民活动与城市形态的公共空间等建设控制或引导要求 这些控制和引导要求往往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配套的城市设计指引等方式 对建筑设计提出要求。建设项目通常在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带的,规划条件 中被明确告知项目开发建设应遵守的规划控制内容和要求,如对建设项目所在区段的目标定位、空间结构。景观风貌,公共空间系统、交通组织,建筑群体与建筑风貌。环境景观设施等内容提出的控制和引导要求 实际上,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位的不同.重要性与特殊性等差别.规划及城市设计控制的内容及要求也会有所区别.4、1,3,本条是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建设项目提出的建筑设计要求,特别是没有城市设计控制或引导要求的建设项目、其建筑设计应注重并处理好项目自身与城市及所处地段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建筑环境的关系、3。强调了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除了建筑设计外,通常还涉及一系列其他专项设计,应统筹考虑.相互协调、5,强调了建筑设计应有意识地塑造步行公共空间 更多地关注公共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