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焊接工艺6,3 1,焊接工艺评定是保证焊缝质量的前提之一,通过焊接工艺评定选择最佳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焊后热处理等,以保证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凡从事钢结构制作或安装的施工单位要求分别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 焊接方法 焊后热处理等。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对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方法和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 6 3,4、搭设防护棚能起防弧光.防风,防雨。安全保障措施等作用.6,3,10.衬垫的材料有很多 如钢材、铜块,焊剂、陶瓷等,本条主要是对钢衬垫的用材规定,引弧板、引出板和衬垫板所用钢材应对焊缝金属性能不产生显著影响.不要求与母材材质相同。但强度等级应不高于母材.焊接性不比所焊母材差.6,3.11 焊接开始和焊接熄弧时由于焊接电弧能量不足。电弧不稳定。容易造成夹渣 未熔合。气孔,弧坑和裂纹等质量缺陷、为确保正式焊缝的焊接质量。在对接。T接和角接等主要焊缝两端引熄弧区域装配引弧板 引出板,其坡口形式与焊缝坡口相同、目的为将缺陷引至正式焊缝之外,为确保焊缝的完整性。规定了引弧板,引出板的长度、对于少数焊缝位置、由于空间局限不便设置引弧板.引出板时 焊接时要采取改变引熄弧点位置或其他措施保证焊缝质量,6,3,12,焊缝钢衬垫在整个焊缝长度内连续设置、与母材紧密连接。最大间隙控制在1,5mm以内 并与母材采用间断焊焊缝。但在周期性荷载结构中、纵向焊缝的钢衬垫与母材焊接时。沿衬垫长度需要连续施焊,规定钢衬垫的厚度。主要保证衬垫板有足够的厚度以防止熔穿,6.3、15,6 3。17。焊接变形控制主要目的是保证构件或结构要求的尺寸。但有时焊接变形控制的同时会使焊接应力和焊接裂纹倾向随之增大。应采取合理的工艺措施。装焊顺序、热量平衡等方法来降低或平衡焊接变形、避免刚性固定或强制措施控制变形.本规范给出的一些方法 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根据实际结构情况合理的采用,对控制焊接构件的变形是有效的,6 3.18,6.3 21.目前国内消除焊缝应力主要采用的方法为消除应力热处理和振动消除应力处理两种.消除应力热处理主要用于承受较大拉应力的厚板对接焊缝或承受疲劳应力的厚板或节点复杂、焊缝密集的重要受力构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焊接残余应力或保持结构尺寸的稳定、局部消除应力热处理通常用于重要焊接接头的应力消除或减少 振动消除应力虽能达到一定的应力消除目的。但消除应力的效果目前学术界还难以准确界定.如果是为了结构尺寸的稳定,采用振动消除应力方法对构件进行整体处理既可操作也经济,有些钢材.如某些调质钢。含钒钢和耐大气腐蚀钢。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后 其显微组织可能发生不良变化,焊缝金属或热影响区的力学性能会产生恶化,或产生裂纹、应慎重选择消除应力热处理,同时。应充分考虑消除应力热处理后可能引起的构件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