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余热资源.热力系统与装机规模4、1,余热资源4。1。1.水泥生产过程的废气是指水泥烧成系统的废气、一是窑头熟料冷却机在冷却物料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二是窑尾预热器出口废气 还有一些生产线为了保证水泥质量而设置的旁路放风系统的废气。这些废气在水泥生产上一般还要用于煤粉制备 生料粉磨等原燃料烘干工艺中使用,故余热发电所用废气在梯级利用的原则下 既不能影响水泥生产用热的要求,也要尽可能回收废气余热用于发电 如窑尾废气余热利用只能用出末级预热器与生料粉磨要求风温之间温差的余热等,在本标准第3、0.3条说明中提到了单纯追求余热发电量指标而影响水泥生产正常用热需求。如为增加发电量,人为提高进入余热发电系统废气温度 占用工艺用热风等手段,而加大了烧成系统热耗。将会引起整个烧成系统一次能源消耗的隐性增长,4。1 2、同规模水泥窑、由于生产操作和原料。燃料成分及水分不同,可利用余热资源量存在较大差异 所以在实施余热发电前应对工厂现有系统进行能源审计。审计中应对余热资源进行热工调查.并对其能源使用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于能耗指标明显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的生产线,应按评估进行整改后的参数确定合理的余热资源量.并应综合考虑水泥烧成系统余热资源近一年的动态平衡,为此,本条规定了热工标定和相应的计算方法标准 4。2,热力系统及装机方案4.2,1、余热发电系统由于对熟料冷却机 窑尾预热器废气取热方式,系统构成。循环参数的不同。所形成的热力循环系统是不同的。目前国内水泥工厂余热发电采用的热力系统.基本可分为三种方式、单压热力循环系统,双压。或多压,混汽热力循环系统和带热水闪蒸器的混压热力循环系统。当经技术经济比较单压热力循环系统余热回收效率偏低.系统排出口废气温度较高时.应考虑采用双压.或多压,混汽系统或带热水闪蒸器的混压系统。非单压热力循环系统的选取 应根据废气参数 主厂房与余热锅炉的距离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4.2。2.为提高系统热效率,过热蒸汽温度应尽可能接近废气温度,蒸汽压力的选择则应综合考虑废气量。废气温度。汽轮机效率,单位汽耗,等因素.经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4,2。3 根据调查资料,同一厂区选用1台汽轮机机组的余热电站,具有投资省。机组运转率高的优点、当生产线规模不同时.产量较高的1条水泥窑运转率偏低或停产时.会造成汽轮机机组负荷率偏低、效率明显下降、若长期在低负荷下运行时甚至影响到汽轮机机组的寿命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选择2台或2台以上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