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建筑结构16,1、一般规定16.1 1,建筑结构设计应满足发电工艺设备布置要求 通道布置应简捷。顺畅.16。1.2。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环境保护。地区气候特点,满足采光。通风,防寒。隔热 节能、防水。防雨、隔声等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 50295和.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 50443的有关规定、16。1.3,主厂房.汽轮发电机基础.余热锅炉平台应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的有关规定 16,1,4,汽轮发电机基础应满足设备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的有关规定.16。1 5,地基基础形式及地基处理方式、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 结构载荷确定。地基的变形及稳定性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 16。1,6 汽轮机发电机间吊车梁、应按轻级工作制设计 16 1 7。建.构 筑物的抗震设防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 抗震设防分类应符合表16,1,7的规定 表16,1,7 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16,1 8。余热锅炉建,构.筑物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1.余热锅炉可利用相邻车间楼梯 通道等设施。2。余热锅炉系统烟风管道支架,操作平台等承载、经核算允许、宜利用相邻车间的构筑物.16,1、9.室内环境,建筑构造与装修。生活与卫生设施.结构选型 结构布置 设计荷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50295,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的有关规定 16、2,防火.防爆与安全疏散16.2。1 建.构、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16。2。2,汽轮机头部主油箱及油管道阀门外缘水平5m范围内的钢梁,钢柱 应采取防火隔热措施,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主油箱上方的楼板开孔时、开孔水平边缘周围5m范围所对应的屋面钢结构承重构件应采取防火隔热保护措施。承重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16、2。3 配电室,主控制室等电气间的室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16,2。4。厂房安全出口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16。2。5。主厂房内工作地点与最近外部出口或楼梯的距离不应超过50m,16,2、6、主厂房至少应设2部楼梯 其中至少1部楼梯应通至各层平面和楼梯所处位置的屋面,主厂房疏散楼梯可为敞开式。16。2、7.配电室内最远点与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的有关规定,16。2,8.控制室、电缆夹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建筑面积小于60m2时可设1个 16 2 9,配电室,电缆夹层,控制室门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的有关规定。16、2。10。主厂房内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宜小于1 4m.疏散门净宽度不宜小于0。9m,16,2.11、主控制室内装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的有关规定。16 2。12,余热发电系统的其他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的有关规定.16。3。建筑,结构设计16 3,1、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GB,50443的有关规定,余热发电主厂房使用性能 功能特征和节能要求分类,应为C类 16,3 2、屋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屋面坡度应根据防水面材料,构造及当地气象等条件确定 当为改,扩建工程时,防水面材料与构造的选择宜与水泥生产线建筑一致,当屋面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时、单坡跨度大于9m的屋面宜做结构找坡。坡度不应小于3。当用轻质材料或保温层找坡时 坡度宜为2,金属压型板屋面坡度不宜小于1。10 2 屋面的结构层及保温层或隔热层应采用非燃烧体材料 设保温层的屋面 应采取防结露措施、3.高度超过6m的建筑物应设上屋面设施。设置垂直爬梯时应设护笼,护笼底部距梯段下端基准面的距离不应大于2,4m.护笼上端与屋面栏杆高度应一致、16 3 3,厂房柱网应整齐 并应符合建筑模数要求。平面梁.板布置应规则。16、3、4。厂房内大型设备基础,整体地坑应与厂房基础分开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