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气流组织7,4。1,空调区的气流组织设计 应根据空调区的温湿度参数 允许风速。噪声标准,空气质量,温度梯度以及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ADPI,等要求.结合内部装修 工艺或家具布置等确定,复杂空间空调区的气流组织设计.宜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 CFD、数值模拟计算 7。4.2,空调区的送风方式及送风口选型 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百叶,条缝型等风口贴附侧送 当侧送气流有阻碍或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人员活动区的风速要求严格时.不应采用侧送,2.设有吊顶时。应根据空调区的高度及对气流的要求,采用散流器或孔板送风,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 且人员活动区内的风速或区域温差要求较小时。应采用孔板送风,3,高大空间宜采用喷口送风,旋流风口送风或下部送风.4。变风量末端装置。应保证在风量改变时,气流组织满足空调区环境的基本要求,5,送风口表面温度应高于室内露点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时、应采用低温风口.7.4。3 采用贴附侧送风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1。送风口上缘与顶棚的距离较大时、送风口应设置向上倾斜10,20,的导流片,2,送风口内宜设置防止射流偏斜的导流片 3,射流流程中应无阻挡物、7、4,4、采用孔板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孔板上部稳压层的高度应按计算确定,且净高不应小于0。2m.2.向稳压层内送风的速度宜采用3m,s。5m s,除送风射流较长的以外、稳压层内可不设送风分布支管,稳压层的送风口处。宜设防止送风气流直接吹向孔板的导流片或挡板。3。孔板布置应与局部热源分布相适应。7、4。5,采用喷口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员活动区宜位于回流区。2、喷口安装高度、应根据空调区的高度和回流区分布等确定 3,兼作热风供暖时,宜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功能.7.4,6。采用散流器送风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风口布置应有利于送风气流对周围空气的诱导。风口中心与侧墙的距离不宜小于1.0m。2、采用平送方式时,贴附射流区无阻挡物.3 兼作热风供暖。且风口安装高度较高时。宜具有改变射流出口角度的功能。7,4、7 采用置换通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房间净高宜大于2,7m 2,送风温度不宜低于18.3、空调区的单位面积冷负荷不宜大于120W。m2。4,污染源宜为热源.且污染气体密度较小,5,室内人员活动区0.1m至1,1m高度的空气垂直温差不宜大于3 6,空调区内不宜有其他气流组织、7,4 8,采用地板送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送风温度不宜低于16、2。热分层高度应在人员活动区上方。3、静压箱应保持密闭,与非空调区之间有保温隔热处理.4.空调区内不宜有其他气流组织。7.4、9 分层空调的气流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空调区宜采用双侧送风.当空调区跨度较小时.可采用单侧送风.且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 2。侧送多股平行射流应互相搭接 采用双侧对送射流时,其射程可按相对喷口中点距离的90。计算,3。宜减少非空调区向空调区的热转移 必要时。宜在非空调区设置送 排风装置,7、4 10.上送风方式的夏季送风温差 应根据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气流射程长度以及是否贴附等确定。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在满足舒适 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宜加大送风温差、2、舒适性空调,宜按表7.4,10、1采用 3 工艺性空调,宜按表7,4,10,2采用,7,4,11.送风口的出口风速,应根据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 安装高度、空调区允许风速和噪声标准等确定、7.4。12.回风口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应设在送风射流区内和人员长期停留的地点、采用侧送时,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2.兼做热风供暖。房间净高较高时.宜设在房间的下部、3.条件允许时,宜采用集中回风或走廊回风、但走廊的断面风速不宜过大.4,采用置换通风.地板送风时 应设在人员活动区的上方,7、4。13,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宜按表7.4.13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