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A,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本附录提供了我国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外28个省级行政区.4个直辖市所属294个台站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由于台站迁移.观测条件不足等因素,个别台站的基础数据缺失 统计年限不足30年 统计年限不足30年的计算结果在使用时应参照邻近台站数据进行比较、修正,咸阳。黔南州及新疆塔城地区等个别台站的湿球温度无记录、可参考表19的数值选取,本附录绝大部分台站基础数据的统计年限为197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合作。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整理计算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为了确保方法的准确性,编制组提取1951,1980年的数据进行整理与 工业企业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TJ.19进行比对,最终确定了各个参数的确定方法,本标准编制初期是2009年。还没有2010年的基础数据,由于气象部门的整编数据是以1为起始年份 每十年进行一次整编,因此编制组选用1971年至2000年的数据整理计算形成了附录A.2010年底。标准编制进入末期 为了能使设计参数更具时效性 编制组又联合气象部门计算整理了以1981年至2010年为基础数据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经过对比,1981年至2010年的供暖计算温度,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上升较为明显,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等夏季计算参数也有小幅上升,以北京为例.供暖计算温度为.6、9,已经突破了.7、不同统计年份下.北京.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广州。上海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比对情况见表20,据气象学人士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起.乌鲁木齐.青岛。广州等台站的年平均气温均表现为显著的升温趋势。21世纪前几年。极端最高气温的年际值都比多年平均值偏高 同时,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中期是极端低温事件发生的高频时段 70年代初和80年代初是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低频时段,90年代后期是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高频时期,因此、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结果也随之发生变化,表20可以看出1951,1980年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最低.这是由于1951,1980年是极端最低气温发生频率较高的时期。1971,2000年由于气温逐渐升高,室外空气气象参数也随之升高.1981 2010年则更高 考虑到近两年来冬季气温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如果选用1981.2010年的计算数据.对工程设计,尤其是供暖系统的设计影响较大、为使数据具有一定的连贯性.编制组在广泛征求行业内部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决定选用1971、2000年作为本规范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统计期 形成附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