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连铸工程设计规范GB、50580,2010条文说明制定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 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函 2006,136号,的要求。由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下编制原则 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有关规定 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 认真研究国内外已有的先进技术,科技成果和先进标准。深入了解生产单位的实际情况.广泛收集生产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体现高效、低耗 节能。环保的原则 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实用 本规范编制工作从2006年5月启动。历经三年多时间完成 期间主要完成工作包括筹建编制组,编制工作大钢.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等 编制组筹建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组织下完成,考虑到该规范是我国第一部连铸设计规范.为使规范具有先进性.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编制组由6家钢铁设计研究单位和2家钢铁企业组成,在设计单位选择上、我们重点考虑所选单位有代表性.即综合设计单位和行业设计单位,在钢铁企业选择上、我们重点选择企业规模大小,地理位置等代表性钢铁企业,征求意见稿编制是在原,连铸工程设计规定、YB,9059。95的基础上,各起草单位按照工作分工、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收集有关资料,分别完成了本规范分工部分的初稿,主编单位将各起草单位提供的初稿汇总一起、形成征求意见稿的初稿,并将电子版发往各参编单位互审、各参编单位安排本单位资深专家认真把关。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主编单位汇总各参编单位的审核意见后形成了征求意见稿的初稿 通过编制组召开的两次编制会议。对该初稿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修改补充。同时又再一次广泛征求意见。主编单位整理汇总各编写单位的修改稿、形成了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由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在网上发布征求意见 同时用信函方式邀请参编单位以外的设计单位,钢铁协会.企业有关专家对条文进行审查 编制组对征求意见阶段返回的45条建议和意见进一步论证、达成共识.对规范中相关条文进行修改,最终形成送审稿,送审稿由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组织召开审查会,邀请参编单位以外的钢铁企业,钢铁设计院.大学等单位的8名专家进行评审 编制组对专家评审意见进行论证 确认.完善规范条文。形成报批稿 本规范是我国第一部连铸工程设计规范.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连铸工程设计的主要经验 本规范的出台、将填补我国连铸工程设计规范的一项空白,同时推动和促进我国连铸事业的发展。将促进连铸工程设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提高连铸工程设计效率.质量和水平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鉴于本规范是初次编制.内容是否齐全 条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先进性,约束性等都需要在执行中证实和完善,因此,及时跟踪了解规范使用情况,为完善.修订规范,搜集第一手资料是今后的主要工作、为了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编写了,连铸工程设计规范。条文说明。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