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连铸车间工艺布置及厂房建筑.4、4。1,本条规定了连铸车间的布置原则是上下工序有效衔接。流程顺畅、确保合格钢水的运送和将车间生产出来的高温铸坯顺利热送至轧钢车间。同时还应重视中间罐的修砌和更换备用设备的维修等作业 4,4.2。本条规定了连铸车间在厂区内的布置位置,强调新建炼钢连铸车间与轧钢车间的紧凑布置,铸坯运输距离,时间.是热送工艺的重要环节 直接影响热送指标和效益。炼钢连铸车间与轧钢车间毗邻 缩短了铸坯运输距离.为高温铸坯热送创造有利条件,条文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都是为了确保铸坯的热送温度.4,4、3。4.4 4。这两条规定了连铸机在车间内的布置方式选择,连铸机在车间内的布置主要根据场地面积,所在位置,出坯方向等条件决定,当车间最终建设两台以上连铸机.横向布置与纵向布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采用横向布置可以根据设备组成、作业环节设置多个平行跨间.如钢水接收跨、浇铸跨,铸坯切割跨 出坯跨,可设1跨,2跨,等 从而使作业分散。互不干扰、各跨起重机可根据作业配置。并为连铸机共用 2.各台连铸机向同一方向出坯、有利于集中设置铸坯输送设备.特别是采用热送热装工艺时,更有利于高温铸坯的快速输送,3,生产出的铸坯便于集中精整 从而节省精整设备,4.可集中布置中间罐修砌及设备离线维修设备,以便节省占地面积和减少修理 对中设备、纵向布置方式的优点是每个跨间再同一方向上只有一台连铸机,钢水吊运简单.没有干扰。缺点是钢水包要转向90 适于利用旧厂房或受厂区条件限制时使用 因此条文中推荐新建连铸车间应采用横向布置方式,4.4,7.本条对连铸车间主厂房及构筑物设计提出原则要求。这里作两点说明,1,关于车间地坪结构及地坪负荷值是根据近年来新建炼钢连铸车间设计经验确定的、随着炼钢连铸设备的大型化,主机单体设备模块化,从主机线上整体快速更换,离线维修.以及考虑板坯最大重量和堆垛存放安全高度等因素。今后,新建大型板坯连铸车间的地坪负荷应取高限值.小型车间设计可取低限,对原有车间的改造设计可根据实际条件确定 2.连铸浇铸平台采用全钢结构设计或混凝土及钢结构混合型设计都能很好地满足生产要求,但相比之下.采用混合型结构设计具有较小的热膨胀和低的振动,设备稳定性较好,投资相对较低.4 4,8。条文中所述区域采取隔热防护措施,一是避免高温辐射对周围平台梁柱 吊车梁、厂房柱及其他建,构 筑物造成的长期的基础性损坏、进而影响相关的厂房。平台等的破坏 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 二是避免在上述区域发生液态钢水或炉渣泄漏时,其高温液体对平台梁柱。吊车梁,厂房柱及其他建,构、筑物造成损坏,扩大事故.故本条规定为强制性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