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3,流速测量B 3,1,采用选点法施测垂线平均流速时,流速测点的分布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条垂线上相邻两测点的最小间距不宜小于流速仪旋桨或旋杯的直径.2、施测水面流速时.仪器的旋转部分不得露出水面,3 施测河底流速时.应将流速仪下放至0,9相对水深以下,并应使仪器旋转部分的边缘离开河底2cm,5cm、施测冰底或冰花底时,应使仪器旋转部分的边缘离开冰底或冰花底5cm、B、3、2,流速仪可采用悬杆和悬索两种悬吊方式.悬吊时应使流速仪在水下呈水平状态,当多数垂线的水深或流速较小时,宜采用悬杆悬吊,B.3。3 流速仪测点的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流速仪距船边的距离不应小于1。0m。小船不应小于0,5m,2,采用悬杆悬吊时、应使流速仪平行于测点当时的流向,并应使仪器装在悬杆上能在水平面的一定范围内自由转动、当采用固定悬杆时、悬杆一端应装有底盘、盘下应有尖头、3。采用悬索悬吊时.悬挂铅鱼的方法。应使流速仪平行于测点当时的流向,可采用单点悬吊或可调整重心的,八字型,悬吊、用悬索悬吊时的偏角改正及确定测点位置的方法。应按本规范B 9节的规定选择。当不能采用铅鱼实测水深,借用上一次断面成果查读水深。且悬索偏角大于10,时 水面以下各测点的位置应采用,试错法.确定.B 3,4 测速垂线上的测点流速数目应按本规范B、12节所选用的测流方案确定 测点流速的位置分布应符合表B 3 4的规定.表B.3,4、垂线上测点流速位置分布B。3。5.测点流速的测速历时,应按本规范B 12节所选用的测流方案确定,B、3,6,当测流断面出现死水区时 应根据以往的测验资料分析确定或目测确定死水边界,死水区的面积不超过断面面积的3,时.可作流水处理.超过3,时,应用低速流速仪,深水浮标或其他方法测定死水边界 并作死水区处理 B,3,7,当测流断面出现回流区时、断面回流量未超过断面顺流量的1、且在不同时间内顺逆不定时.可只在顺逆流交接两侧布置测速垂线测定其边界 回流可作死水处理,当断面回流量超过断面顺流量的1,时.除应测定其边界外,还应在回流区内布设适当的测速垂线、并测出回流量,B,3 8 潮流站的垂线流速测量宜采用往返测量、测点数目可根据垂线水深按下列规定确定.1 水深小于1。5m时 可采用0。6或0,5相对水深一点法.2、水深大于或等于1 5m 小于3,0m时,可采用0、2,0、8相对水深二点法.3.水深大于或等于3 0m.小于5。0m时.可采用三点法、4,水深大于或等于5,0m时,宜用六点法。B,3、9,潮流站单个测点上的测速历时宜为60s.100s.当流速变率较大或垂线上测点较多时.可采用30s、60s。B、3。10、潮流站垂线流速可采用多架流速仪在垂线各测点上同时施测,或采用一架流速仪在垂线上依次施测各测点流速 再改正为同时流速、B.3 11 当使用一架流速仪依次施测各测点的潮流流速时、其施测和改正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图解改正法.宜施测5点。6点.水面测点以外的其他测点按等距离分布。并与河底的距离固定不变、当潮水位涨落.引起水面测点与相邻测点距离过大或过小时,应按均匀等距的原则增减或调整测点、将每一次测点的实测流速按时序点绘流速过程线,图B 3,11,根据这组曲线可查得施测潮流期内任何时间垂线上各个测点的同时流速 测量顺序 自河底测向水面 每次施测的时距宜短 测次宜多、图B。3。11、涨落潮流垂线上各测点流速过程线1。水面测点,2.距河底d3测点,3 距河底d2测点.4 距河底d1测点 5、河底测点.2 流速过程线改正法、宜采用六点法施测.测点位置按相对水深计算,测量顺序应自河底测向水面.并记下每点的施测时间。每次施测时距宜短,测次宜多 测量和改正方法同本条第1款、3,等深点流速平均改正法。可采用2点,6点法施测。测量顺序应从水面向下依次测至水深最大的测点 再向上逐点测回至水面 除水深最大的测点外.其余各测点应往返施测两次。各测点间的测速时距宜短并应大致相等,除河底流速外、其余各测点的流速取两次施测的平均值.并以水深最大测点的施测时间作为垂线流速的平均时间。4.水面流速改正法,可采用3点、6点法施测、测量顺序应从水面向下依次测至河底,并记下水面测点的开始测量时间作为该垂线的测速时间.各测点施测的时距宜短并应大致相等,测完河底一点后。应立即再测一次水面流速。各测点流速的改正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Vi 第i个测点流速的改正值.m,s.V,0、0。第一次测量的水面流速、m s、V.0。0.第二次测量的水面流速,m。s、i.垂线上测点的顺序号。n,垂线上测点的总数、Vi,要改正的测点流速,m,s。B,3 12。潮流站的断面流速可采用多船同时测流法,一船多线法或多船多线法施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多船同时测流法.可在断面上每条垂线分别固定一艘测船,同时施测流速、2,一船多线法、当每条垂线用二点法或三点法施测时 应在一岸测往对岸后。再由对岸测回原岸,以往返两次测得的各个测点的流速平均值作为最后施测的一个测点的同时流速,当各条垂线上的测点数目在六点以上时 可从一岸开始依次测往对岸后不再返测,全断面各条垂线的同时流速可用点绘测点流速过程的方法算出、图B,3,12,图B,3.12 一船多线法试施测点次顺序1 2.3 代表各测点施测的先后次序、第6只测一次 其他符点均测两次,3 多船多线法,可每艘测船各施测1条、3条垂线。每条垂线和测点流速的施测方法与一船多线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