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C 浮 标。法C 1,一般规定C。1,1。本规范规定的浮标法测流,包括水面浮标法。深水浮标法 浮杆法和小浮标法。分别适用于流速仪测速困难或超出流速仪测速范围的高流速.低流速.小水深等情况的流量测验 测站应根据所在河流的水情特点,按下列规定选用测流方法,制订测流方案,1.当一次测流起讫时间内的水位涨落差,符合本规范第4 4,2条第3款的规定时,应采用均匀浮标法测流。均匀浮标法测流方案中有效浮标横向分布的控制部位、应按流速仪法测流方案的测速垂线数及其所在位置确定.多浮标测流方案中有效浮标横向分布的控制部位。应包含少浮标测流方案中有效浮标的控制部位在内,2.当洪水涨.落急剧.洪峰历时短暂 不能用均匀浮标法测流时,可用中泓浮标法测流,3 当浮标投放设备冲毁或临时发生故障。或河中漂浮物过多,投放的浮标无法识别时。可用漂浮物作为浮标测流、4,当测流断面内一部分断面不能用流速仪测速.另一部分断面能用流速仪测速时 可采用浮标法和流速仪法联合测流,5,深水浮标法和浮杆法测流适用于低流速的流量测验,测流河段应设在无水草生长,无乱石突出,河底较平整、纵向底坡较均匀的顺直河段.6 小浮标法测流适用于流速超出流速仪低速使用范围时的流量测验。当小水深仅发生在测流断面内的部分区域时,可采用小浮标法和流速仪法联合测流 7。风速过大 对浮标运行有严重影响时 不宜采用浮标法测流、C 1,2,采用浮标法测流的测站,浮标的制作材料 形式、入水深度等规格本站必须统一,浮标系数应经过试验分析、不同的测流方案应使用各自相应的试验浮标系数,当因故改用其他类型的浮标测速时、其浮标系数应另行试验分析.C、1、3、浮标系数的确定和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试验资料确定的浮标系数.应按本规范C.6节的规定进行校测,校测的试验次数应不少于10次.校测结果宜用学生氏、t,检验法进行检验、当原采用的浮标系数与校测样本有显著性差异时。应重新进行浮标系数试验,并采用新的浮标系数 2、根据经验确定的浮标系数,应按本规范第C.1 6条的规定进行浮标系数试验,确定本站的浮标系数,3 需要使用浮标法测流的新设测站,自开展测流工作之日起,应同时进行浮标系数的试验,宜在二至三年内试验确定本站的浮标系数。在未取得浮标系数试验数据之前,可借用本地区断面形状和水流条件相似、浮标类型相同的测站试验的浮标系数,或者根据测验河段的断面形状和水流条件 在下列范围内选用浮标系数.1,一般情况下。湿润地区的大、中河流可取0,85 0。90。小河可取0,75,0、85、干旱地区的大,中河流可取0,80、0,85。小河可取0.70 0,80,2。特殊情况下,湿润地区可取0.90,1 00。干旱地区可取0。65 0。70.3 对于垂线流速梯度较小或水深较大的测验河段 宜取较大值.垂线流速梯度较大或水深较小者。宜取较小值,4,当测验河段或测站控制发生重大改变时.应重新进行浮标系数试验,并采用新的浮标系数,C,1,4,对断面比较稳定和采用试验浮标系数的测站,均匀浮标法单次流量测验的允许误差,不应超过表C,1.4的规定,表C.1.4,均匀浮标法单次流量测验允许误差,注、对断面冲淤变化较大或采用经验浮标系数的测站,浮标法单次流量测验的允许误差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研究确定 C,1,5.均匀浮标法测流方案的选择。应采用表C,1.4的允许误差范围为控制精度 并按本规范C,8节均匀浮标法各分量随机不确定度对均匀浮标法测流总随机不确定度的估算,分析确定有效浮标的个数 每个浮标的控制部位应符合本规范第C 1、1条第1款的规定、C、1、6,浮标法测流应包括下列内容、1,观测基本水尺 测流断面水尺.比降水尺水位 2,投放浮标并观测每个浮标流经上.下断面间的运行历时。测定每个浮标流经中断面线时的位置 3,观测每个浮标运行期间的风向 风力.速。及应观测的项目。4,施测浮标中断面面积,5 计算实测流量及其他有关统计数值、6、检查和分析测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