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A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鉴定 第一级鉴定7.2、1 本节适用的房屋最大总高度及层数较B类房屋略有放宽、主要依据震害并考虑当时我国现实情况 如海城地震时。位于9度区的海城农药厂粉剂车间为三层的单排柱内框架砖房。高15m.虽遭严重破坏但未倒塌 震后修复使用,180mm墙承重时只能用于底层框架房屋的上部各层。由于这种墙体稳定性较差、故适用的高度一般降低6m.层数降低二层。当现有房屋比表7 2 1的规定多一层或3m时 即使符合第一级鉴定的各项规定,也要在第二级鉴定中采用规范方法进行验算,对于新建工程已经不能采用的早年建造的底层内框架砖房、应通过鉴定予以更新。暂时仍需使用的、应加固成为底部框架,抗震墙上部砖砌体房屋.7.2.2,结构体系鉴定时.针对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结构特点 要检查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的二层与底层侧移刚度比 以减少地震时的变形集中.要检查多层内框架砖房的纵向窗间墙宽度,以减轻地震破坏、抗震墙横墙最大间距,基本上与设计规范相同,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时其要求略有放宽 但不能用于木楼盖的情况、本次修订 强调了底框房屋不得采用单跨框架、底部墙体布置要基本对称,以及控制框架柱轴压比的要求,7。2,4.整体性连接鉴定、针对此两类结构的特点。强调了楼盖的整体性。圈梁布置,大梁与外墙的连接、7,2,5。本条规定了第一级鉴定中需按本标准第5.6章A类抗震鉴定有关规定执行的内容 7.2。6,结构体系满足要求且整体性连接及易引起倒塌部位都良好的房屋,可类似多层砖房,按横墙间距.房屋宽度及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来判断是否满足抗震要求而不进行抗震验算、这主要是根据震害经验及统计分析提出的.以减少鉴定计算的工作量,考虑框架承担了大小不等的地震作用、本条规定的限值与多层砖房有所不同,使用时 尚需注意本标准第5、2.9条的说明,7 2。7,本条规定了不需进行第二级鉴定而评为不符合鉴定要求的情况,其中 当仅非结构构件不符合本标准第5。2、8条第2款的规定时,可只对非结构构件局部处理 第二级鉴定7、2 8。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的第二级鉴定、直接借用多层砖房和框架结构的方法、使本标准的鉴定方法比较协调、一般情况.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方法,使抗震承载力验算可有所简化,还可考虑构造对抗震承载力的影响.当房屋高度和层数超过表7、2,1的数值范围时 与多层砖房类似,需采用考虑构造影响的规范抗震承载力验算法、7,2.9 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的体系影响系数和局部影响系数、通常参照多层砖房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有关规定确定。底层框架 底层内框架砖房的烈度影响系数,保持77、95鉴定标准的有关规定 取值不同于多层砖房 考虑框架承担一部分地震作用 底层的基准面积率也不同于多层砖房 7。2、10.多层内框架砖房的体系影响系数和局部影响系数、除参照多层砖房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有关规定确定外,其纵向窗间墙的影响系数由局部影响系数改按整体影响系数对待。多层内框架砖房的烈度影响系数.保持77。95鉴定标准的有关规定,取值与底层框架 底层内框架砖房相同、考虑框架承担一部分地震作用、基准面积率取值不同于多层砖房及底层框架,底层内框架砖房。内框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与钢筋混凝土框架不同,见本标准附录C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