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污水自然处理,一般规定6、11,1,污水量较小的城镇,在环境影响评价和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审慎采用污水自然处理,6 11。2,污水自然处理必须考虑对周围环境以及水体的影响。不得降低周围环境的质量.应根据区域特点选择适宜的污水自然处理方式、6,11.3 在环境评价可行的基础上,经技术经济比较,可利用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处理或处置污水。6。11、4,采用土地处理,应采取有效措施,严禁污染地下水.6,11。5、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水质不能满足要求时 有条件的可采用土地处理或稳定塘等自然处理技术进一步处理.稳定塘6、11 6 有可利用的荒地和闲地等条件。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稳定塘处理污水 用作二级处理的稳定塘系统,处理规模不宜大于5000m3、d。6.11。7 处理城镇污水时。稳定塘的设计数据应根据试验资料确定 无试验资料时、根据污水水质,处理程度,当地气候和日照等条件,稳定塘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总平均表面有机负荷可采用1,5gBOD5,m2、d,10gBOD5。m2.d.总停留时间可采用20d、120d、6 11,8。稳定塘的设计 应符合下列要求。1,稳定塘前宜设置格栅.污水含砂量高时宜设置沉砂池。2,稳定塘串联的级数不宜少于3级、第一级塘有效深度不宜小于3m.3、推流式稳定塘的进水宜采用多点进水.4.稳定塘必须有防渗措施、塘址与居民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带。5.稳定塘污泥的蓄积量为40L,年 人,100L,年、人,一级塘应分格并联运行,轮换清除污泥。6。11、9 在多级稳定塘系统的后面可设置养鱼塘.进入养鱼塘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渔业水质的规定.土地处理6。11.10 有可供利用的土地和适宜的场地条件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和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适宜的土地处理方式。6 11.11 污水土地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慢速渗滤法、SR.快速渗滤法、RI,和地面漫流法,OF,等,宜根据土地处理的工艺形式对污水进行预处理、6.11,12 污水土地处理的水力负荷.应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列范围取值、1.慢速渗滤0。5m 年。5m、年,2,快速渗滤5m、年、120m、年,3,地面漫流3m 年,20m 年,6。11 13,在集中式给水水源卫生防护带,含水层露头地区,裂隙性岩层和熔岩地区,不得使用污水土地处理。6,11、14、污水土地处理地区地下水埋深不宜小于1,5m。6 11、15,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时、应进行预处理 设计参数宜通过试验资料确定。6.11,16,土地处理场地距住宅区和公共通道的距离不宜小于100m、6 11 17,进入灌溉田的污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水质标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