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5,离心鼓风机2,5。1,离心鼓风机的清洗和检查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1。3条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出厂已装好的机壳垂直中分面不应拆卸清洗、筒型结构机器的清洗.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2 扩压器和回流器组装成一体的隔板。与机壳固定在一起的轴承箱等在清洗时不应拆卸 3,带调整垫结构和旋转结构的组件拆洗时应做好标记,并不得互换组别或位置、2,5、2 机组安装前,垫铁和底座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按机组体积的大小选择成对斜垫铁、转速超过3000r min的机组.各块垫铁之间和垫铁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面积均不应小于70.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 05mm,2.座浆法平垫铁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且各部分的平垫铁应保持在同一标高位置上、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1mm,无垫铁安装法埋设的临时垫铁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1000、其标高允许偏差为.2mm,采用压浆法施工时,应及时检查垫铁之间的间隙、3。应检查轴承座与底座之间未拧紧螺栓时的间隙.不应大于0、05mm。4、底座上的导向键与机体间的配合间隙应均匀,并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其水平导向键在固定键槽内的过盈宜为Omm,0,03mm,在滑动键槽内的两侧总间隙宜为0 03mm、0、06mm.顶间隙宜为0.5mm、1、0mm.埋头螺栓与键顶面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0。3mm,垂直导向键的轴向间隙应分别大于或等于3mm 图2.5 2.5。不应在底座上钻孔安装其他设备 2、5 3.机组中基准设备找正,调平时 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中心的标高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2mm,2。以鼓风机为基准时、纵向安装水平应在主轴上进行检测.其偏差不应大于0 05,1000。横向安装水平应在机壳中分面上进行检测.其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 3。以增速器为基准时、横向安装水平应在箱体中分面上进行检测,纵向安装水平应在大齿轮轴上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05,1000、2.5,4,机组中非基准设备的找正 调平.应符合下列要求.1,纵向安装水平应以基准设备为准进行找正 调平,横向安装水平应符合本规范第2、5 3条的要求,与基准设备的横向安装水平方向应一致.2,联轴器的端面间隙.径向位移和轴向倾斜.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2,5 5 在电动机,汽轮机 燃汽轮机与增速器、离心鼓风机之间进行找正 调平时、其同轴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2。5、6 离心鼓风机找正 调平时.轴承座和下机壳与底座之间的接合应符合下列要求,1,轴承座与底座之间或机壳锚爪与底座之间的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5mm 2 有导向键的轴承座或机壳锚爪与底座之间连接螺栓的固定,应有利于机壳热膨胀、螺栓与螺栓孔的间隙和螺母与机座间的间隙。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其螺母与机座间的间隙宜为0、03mm,0.06mm 图2。5 6、a。螺栓在螺栓孔内应为偏心放置.图2、5、6.b,2.5.7,径向轴承与轴颈的接触面积要求和顶间隙,侧间隙、推力轴承与止推盘的接触要求和轴向间隙,轴承与轴承盖的过盈量、均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不符合规定时.应进行调整。可倾瓦轴承组装后.每块瓦应能自由摆动、并应无卡阻 2 5、8.转子各部位的轴向和径向跳动以及机壳密封气密体之间的气密间隙.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2、5、9,轴端密封装置组装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其浮环密封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密封元件及密封轴或轴套表面 应无毛刺和轴向沟槽.并应清洗洁净。2 各密封元件的有关配合尺寸和轴与浮环间的径向间隙、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不符合规定时 应进行修整或更换.3 内环和外环的位置不得装错。4.浮环安装时。应在浮环内圆表面和端面涂上透平油 2 5 10 径向振动探头检测的转子轴传感部位.应与轴承轴径同轴心,轴传感部位以及径向振动和轴向位移位置。不得用铁笔和划线器刻划符号。2 5,11。上下机壳的结合面应贴合,未拧紧螺栓前 其局部间隙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1MPa时、间隙值不应大于0 12mm,工作压力大于1MPa时。间隙值不应大于0、10mm。2。当间隙超过本条第1款的数值时应查找原因,并应消除内装件过盈或局部堆高、因机壳变形引起超差。在拧紧螺栓后又能消除间隙且不影响机器装配精度时,可不做修整,3,结合面之间无特殊要求时 应均匀涂上密封胶.不得在结合面间增加填料和垫层。2,5、12.增速器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行星齿轮增速器的组装,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2。增速器底面与底座应紧密贴合,未拧紧螺栓之前应用塞尺检查、其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4mm。3 轴瓦与轴颈配合的顶间隙,侧间隙,接触要求、轴瓦与轴承压盖的过盈值等,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当不符合规定时,应进行调整。4,齿轮组轴间的中心距,平行度、齿侧间隙和齿面接触要求.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5、增速箱中分面的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6mm 6、齿轮副的接触迹线和接触斑点的检验与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在大齿轮的若干齿面上均匀涂上颜色.将小齿轮擦净 并对小齿轮施加一定阻力,转动大齿轮数次。应用胶带粘揭被印在小齿轮上的色迹。其色迹线长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2.试运转前。应在大齿轮若干齿面上涂上一层不溶于油的颜色,试运转后。应根据颜色的脱落状况测得动态接触斑点,并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3 齿轮接触斑迹图形应超过齿轮有效宽度的60、并应集中在啮合处的中心上。4、高速圆弧圆柱齿轮增速器.其静态接触迹线长度不应小于齿长的70.动态接触斑点长度不应小于90、接触位置距齿顶的高度。凸齿应为法向模数的,0,45.0 2,倍,凹齿应为法向模数的,0.75 0。2.倍.渐开线齿轮增速器.其接触斑点长度不应小于齿长的70,高度不应小于齿高的50,5,同时对轮齿接触迹线调整与齿轮轴线平行度调整有困难时 应满足齿轮接触的质量要求.其平行度可不做调整。2.5、13 管路与离心鼓风机不应强行连接,连接时、应采用百分表监控风机联轴器的移动。复检离心鼓风机的找正、调平精度时、应保持在连接前的状态或允许范围之内,2.5。14。离心鼓风机的油管润滑点。密封,控制和与油接触的机器零件和部件.应进行循环冲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使用的润滑油进行冲洗.2,冲洗前,润滑点上游的节流阀应全部打开。并应保持最大流速,3,冲洗油的温度应与机组运行温度相同或冷热交替、4.冲洗中 视油的清洁程度应经常清洗滤油器,并应定期轻敲油管,5。冲洗时间不得少于24h。6 滤油器过滤网上不得留有硬质颗粒 在油温相同的条件下,滤油器前。后压差应在5h内保持稳定,2。5。15 离心鼓风机试运转时、应先试驱动机,增速器。后试整机。整机的试运转应先将进气节流门开至10,15、进行小负荷试运转,然后进行负荷试运转,2。5 16 离心鼓风机试运转前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1、12条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将润滑系统,密封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清洗洁净、并应做循环清洗.2,加注润滑油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3,润滑。密封和控制等系统的连锁装置,机组的防喘振装置 水路系统的调节装置等以及阀门,仪表均应灵敏可靠。并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4、阀件和控制装置应处于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使风机为最小负荷时的启动位置,5。机组各辅助设备均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单机试运转,单机试运转应合格、2,5 17.离心鼓风机的整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启动润滑.密封和控制油系统、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轴承润滑油的进油温度宜为40 5,启动时的油温不应低于25.轴承的进油压力宜为0.1MPa,0 15MPa.当油压小于0、08MPa时应报警 并应启动辅助油泵、当油压下降到0。05MPa时应停机。2 浮环密封油参与整机试运转的正常进油温度应为40,5.油压高于气封压力的压差应为50kPa,当采用高位罐压差的系统时、高位罐液面高于或低于正常液位150mm时应报警、低于250mm时应过低报警,低于300mm时应停机、3,轴承和轴承箱的油温温升不应超过28,轴承出口温度不应超过82,4,控制油系统应按规定进行调整 2.电动机带动的主机,点动检查转子与定子、其应无摩擦和异常声响 3、小负荷试运转中 应符合本规范第2、1、12条第6款的要求、其动作应灵敏 正确 可靠、小负荷连续运转后、应停机检查各轴承、轴颈的润滑情况,当有磨损时应及时修整.对有齿轮变速器的机组.应检测齿轮的接触斑点 当不符合要求时、应按本规范第2.5,12条的规定进行调整、4.小负荷试运转的时间,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5 小负荷试运转无误后.应按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负荷试运转.负荷试运转的开始阶段、主机的排气应缓慢升压,并应逐步达到工况,轴承润滑油温度和轴承振动稳定后,应连续运行2h,6、不得在喘振区域内运转.启动时.不得在临界转速附近运转、7 试运转应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冷却系统的进口压力和进.出口温度不应超过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2,轴承温度和轴承排油温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无规定时、应符合表2 5 17 1的规定,3 轴颈处测得未滤波的轴振动双振幅值.或采用接触式测振仪在轴承壳上检测轴承振动速度有效值.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无规定时,应符合表2、5 17。2的规定、4、各级排气压力和温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8。停机后20min或轴承回油温度降到低于40 后.应停止油泵工作.停机后的盘车 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9,试运转完毕,应将各有关装置调整到准备启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