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地基承载力13,3、1、地基承载力宜根据野外鉴定、室内试验和公式计算 载荷试验和其他原位测试 结合工程要求和实践经验综合确定。土质地基应贯彻这个原则。岩石地基更应贯彻这个原则.这是因为岩石力学较土力学更不成熟,岩石地基的工程经验较土质地基的工程经验更少的缘故。有经验的工程师可以根据野外鉴定,对地基承载力做初步估计.这是必要的 但因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 用岩体的强度指标,根据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困难在于岩体强度指标的测定和选用十分困难 室内试验缺乏代表性,且未考虑结构面的存在,载荷试验虽然比较可靠。但费用高.工期长,不能大量进行。代表性也有限.最终验证地基承载力的是工程实践,因此当地经验和同类工程的经验十分重要、此外、地基承载力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应当考虑工程要求,所以、确定地基承载力是一个综合判定的问题,13,3,2。完整、较完整和较破碎的岩体、一般可以取到原状试样做室内试验、根据抗压强度或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破碎和极破碎的岩体一般取不到可供抗压或抗剪强度试验的试样.故只能根据剪切波速和经验初步估计,设计阶段采用载荷试验确定.剪切波速小于1100m,s的岩体属于软岩和极软岩,仅采用剪切波速 强度指标和公式计算确定地基承载力,对于核电厂来说、可靠性不够。需主要采用载荷试验确定、13.3。3、岩体剪切波速可综合反映岩石强度和裂隙发育程度。与地基承载力相关密切。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编制组收集了近年来核电厂勘察的剪切波速数据125组。与野外鉴定、室内试验数据.载荷试验数据。以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乘以折减系数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做了初步对照、表明用剪切波速初估地基承载力是可行的.也是比较方便而客观的 由于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乘以折减系数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方法。虽偏于安全、但离散性相当大。难以与剪切波速建立统计关系,为安全起见、条文中表13,3.3的全部数据均在该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包络线以内、对于剪切波速为500m,s.700m、s的地基、还参照了载荷试验数据,因此、条文规定的数值具有较大的安全裕度,鉴于目前数据尚待积累,研究尚待深入,故只是作为初步估计.需其他方法验证.13.3,4。采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根据岩体的完整程度乘以折减系数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是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规定的方法 本规范引用了该方法 用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有两个问题。一是由于裂隙的存在,岩体强度肯定低于岩块强度,因此要求乘以小于1,0的折减系数,越破碎。折减系数越小、二是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时侧向压力为0、而地基中岩体的受力状态为有一定侧向压力条件下的竖向压缩、该法偏于安全。对于岩石地基.由于建筑物基础压力一般相对不大.采用该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多数情况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且可操作性强。故在工程上广为应用、但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的构筑物,过分偏于保守可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可根据本规范第13。3 6条规定进行深度修正。13、3,5、脆性破坏岩石与塑性破坏岩石具有不同的破坏机制。脆性材料破坏前没有显著的变形,根据格里非斯准则 本质是拉伸破坏,塑性材料破坏前有显著的变形,根据莫尔,库仑准则,本质是剪切破坏 表现为颗粒间的滑移.故对于塑性岩石.一般为软岩或极软岩、可采用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本条规定的计算公式,13。3.5 1,和承载力系数。均引自。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0,5001,1997,考虑到核电厂对安全的特殊要求 安全系数取3.并对适用条件作了限制、13,3、6、基础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基础下的地基是三向应力状态。埋深越大。侧压力越大.莫尔。库仑准则和格里非斯准则中虽然前者适用于塑性破坏材料,后者适用于脆性破坏材料。但围压均有重要影响,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时围压为零,是一种极端情况,对于地基.随着埋深的增加,围压增大,地基承载力会有所提高 编制组搜集了不同地区不同岩性的试验资料。都证明了这一点,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0 5001。1997规定,岩石地基宽度修正系数取0,深度修正系数极软岩取2.0,软质岩取3.0,硬质岩取4,0、鉴于核电厂的特殊性,在目前经验不多的情况下、宜偏安全考虑.故对脆性破坏岩石.深度修正系数取1。0 对塑性破坏的摩擦材料 考虑其内摩擦角的大小给出了较低的深度修正系数,颗粒较粗的弱胶结砂岩 砾岩.碎屑状,块石状的风化岩取3.0.颗粒较细的泥岩。土状风化岩取2 0、均暂不考虑宽度修正,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待本规范修订时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