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水准测量4 2,1。关于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1,本标准水准测量采用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的精度与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和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相同 五等水准是因工程需要而对水准测量精度系列的补充,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仍沿用。07规范,的指标。2,本条规定的附合水准路线长度。在按级布设时。最低等级的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30mm左右。已考虑起始数据误差影响。3。本条的附合或环线四等水准测量、工程测量单位多采用单程一次测量,实践证明是能达到规定精度的,因为四等水准与三等水准使用的仪器,视线长度,操作方法等基本相同 只有单程和往返的区别、按此估算四等水准单程观测是能达到规定精度指标的.4 关于山地水准测量的限差。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的限差要求、在山地进行三,四等水准测量时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往返较差 附合或环线闭合差的限值较平地适当放宽为,15 L和 25,L 但工程测量单位实际作业中,对限差常用测站数n来衡量、为此将限差转换为测站中误差的限差 通常每千米按16站计算.即.5。关于结点间或高级点间的路线长度,基于以下两种图形进行推论 图2中,表示高级点。表示最弱点、由于图形的对称性。图中未标出全部最弱点。推论可知。附合水准路线的最弱点在路线的中部,结点网的最弱点位于每个环节的3,4处,欲使两种图形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相等 结点网的各环节长度应为单一附合水准路线长度的2.3.故本标准表4、2.1的注1中、采用70、的指标.6、本次修订完善了对数字水准测量的要求,增加自动安平水准仪 数字水准仪DSZ系列,本次修订将水准仪型号改为水准仪级别。就精度而言、数字水准测量和同等级的光学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是相同的,但数字水准仪的测量精度和所配套的条码水准尺的材质是相关的,只有使用标准配套的因瓦条码水准尺才能达到或接近数字水准测量的理论精度,当配套的水准尺为条码式玻璃钢尺时.精度须降级使用。故在本标准表4 2,1的注5中做出DSZ1级数字水准仪若与条码式玻璃钢水准尺配套。精度相当于DSZ3级的规定,4。2.2、4,2.3.这两条是对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配套水准尺及埋设水准标石提出的要求.必要时埋设指示桩的要求是出于保护和寻找的目的,稳定的建筑物是指沉降小或无沉降的建筑物,4.2,4。水准标石埋设稳定是开始进行等级水准测量的重要前提条件、这里特别强调。就新技术推广而言 本标准提倡数字水准测量方法 4,2,5、4、2,6.这两条分别给出了数字水准仪和光学水准仪作业的主要技术要求、这里的部分指标二者略有差异,主要跟读数、成像。原理不同有关,其中采用数字水准仪观测的相关技术指标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和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T,12898制定。采用光学水准仪观测的相关技术指标沿用工程测量标准的传统指标 4.2 8 由于交通 水利等国家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跨河水准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跨河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是根据水运工程行业长期的经验总结制定的。对于工程测量单位较少涉及的大型跨越项目 跨越距离.400m。其技术要求按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必要时 在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单独制订跨河水准测量方案.4。2,9 关于水准测量数据处理的精度评定公式 水准测量的精度评定 通常采用本标准公式 4,2。9、1、公式 4,2.9.2,计算 本标准公式,4.2 9,1。是利用测段的往返高差不符值来推求水准观测中误差 主要反映了测段间偶然误差的影响。因此称为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的偶然中误差.本标准公式,4、2、9 2,是利用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来推求水准观测中误差,反映了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影响 因此称为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的全中误差、当N,20时 公式才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