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信访问题源头化解、第六十七条。国家机关应当完善和落实民生政策。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预防信访问题发生和促进社会矛盾化解,第六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涉及公众切身利益 可能带来矛盾冲突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改革措施等重大事项决策前。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重点评估决策的合法性。出台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是否存在不稳定隐患等内容.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决策纠错改正机制、评估决策执行效果.适时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 第六十九条 国家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预警工作 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矛盾与纠纷,国家机关应当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资源 促进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发展 完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调解,企业事业单位调解等基层调解渠道,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协商解决问题 国家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和激励机制,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 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道正派、热心调解,群众认可的社会人士参与调解、第七十条。国家机关应当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履行职责 畅通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各种纠纷解决渠道、行政机关应当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执法监督和执法公开.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及时纠正违法、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监督有力。规范有序的工作制度与流程,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坚持依法办案,司法为民,深化司法公开。拓宽社会公众有序参与司法工作的渠道,保障司法公平公正,第七十一条 县级以上国家机关信访工作机构应当针对一定时期内社会的热点。难点,普遍性问题和有重大影响的信访事项.组织或者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提出预防社会矛盾和解决问题的建议,意见并送有关国家机关研究处理。第七十二条、国家机关以及法律 法规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应当依法向社会公众公开其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方便社会公众知情和监督。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形式和程序、将涉及村民.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予以公布并征求意见,接受村民,居民监督,国有.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应当向本企业职工公开企业的重大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企业廉政建设的事项。听取职工意见,接受职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