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数字正射影像图8,3,1 数字正射影像成果的地面分辨率应符合表8,3,1的规定,表8。3,1、数字正射影像成果的地面分辨率.m。8,3,2。对卫星影像进行纠正时,采用的控制点精度应符合本规范第4.3,8条有关一般地区的规定,8,3,3、用于影像正射纠正所采用的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及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表8.3.3的规定.表8.3、3.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及高程中误差、m,8,3.4.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可采用单景卫星影像或卫星立体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制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景影像正射纠正的外参数解算可采用严格轨道模型。有理函数模型、多项式或其他模型等方式,影像纠正所用控制点应为明显地物点,其数量不应少于表8 3 4的规定。单景影像的四角位置应布设控制点、其余控制点可均匀分布、表8。3 4.模型类型和控制点数,个,2,卫星影像正射纠正宜采用区域网平差成果导入的方法恢复立体模型,也可采用卫星影像定位参数利用控制点定向的方式建立立体模型。8 3,5.多光谱影像可利用相应波段融合生成真彩色影像或假彩色影像。宜以景或工作区域为单元进行融合.8,3,6、卫星影像配准纠正应符合下列规定,1、卫星影像配准应以全色影像为基准对多光谱影像进行配准纠正,当多光谱影像与全色影像同时相.同星时.也可利用全色影像的纠正点对多光谱影像进行纠正。配准纠正控制点不应少于15点。景,20点 景 纠正点宜均匀分布.配准纠正的控制点残差中误差不应大于1个像素 2 影像配准纠正后的多光谱影像与全色影像的套合误差不应大于1个像素 明显地物地貌要素不应有重影,套合误差超限时,应核实控制点精度 增加控制点个数并重新纠正、8。3、7 数字正射影像镶嵌和图幅间接边限差不应大于本规范表3、3 4,1中位置中误差的2倍,影像镶嵌线应避开大型建筑物和影像差异较大的地方,影像镶嵌后应无明显拼接痕迹,过渡应自然 色调宜一致,纹理应清晰,8.3。8,数字正射影像的图幅裁切应按内图廓线最小外接矩形范围、或根据设计要求向四边外扩不少于一排像素进行.8。3、9,数字正射影像的色彩。亮度 对比度和匀色色彩处理后、影像的直方图宜呈正态分布。影像应清晰,反差宜适中。色彩应自然,明显地物点应能够准确识别和定位.8。3,10.数字正射影像成果应包括正射影像数据。影像坐标信息,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应采用栅格形式存储、并应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顺序排列、左上角第一个像元中心点的栅格坐标应为起算点、8.3 11,数字正射影像色彩模式.可为全色。真彩色或合成彩色影像模式,宜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和组合。全色影像应按灰度模式存储。像素位应为8bit.真彩色。合成彩色影像应按RGB彩色模式存储。像素位应为24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