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设备和管道制造7,2.1,设备和管道的内衬层应包括内表面层和次内层。制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内表面层宜先将配制好的树脂胶液均匀涂覆到模具上、再将表面毡缠绕到模具上,并应完全浸润。不得有褶皱和间隙 2 次内层宜采用短切原丝毡.缝编织物、喷射纱。应采用手糊,缠绕.喷射成型工艺、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1,厚薄应均匀,表面应平整,2,采用手糊成型时、同一铺层纤维应连续,层间接缝应错开、错开宽度不应小于60mm,搭接宽度不应小于30mm。3、采用喷射成型时.喷射面应无纤维直立,3,内衬层制作完成,表面不得有气泡.7、2、2 设备和管道的结构层与内衬层制造间隔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内衬层固化完成后,表面宜做丙酮敏感性试验。当表面发黏时。可进行结构层制作 2,当做丙酮敏感性试验的内衬层表面不发黏或表面有污染时、应按下列步骤处理.1,内衬层表面应打磨.并应清理干净,2.铺层应涂刷树脂胶液。再进行结构层制作,7,2 3,设备和管道的结构层制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备的筒体和管道宜采用缠绕成型、排纱和张力应均匀。连续,外表应平整,纤维应完全浸润,当轴向承载力需加强时,可采用短切原丝毡、喷射纱。纤维布或缝编织物等增强材料 2、设备的封头和底部宜采用短切原丝毡与纤维布交替进行手糊成型,也可采用喷射纱进行喷射成型,制作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的规定、3 当结构层制造不能一次达到设计规定厚度时。分次制造的间隔时间和表面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7。2。2条的规定.7,2,4,设备和管道的外表层制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设备和管道暴露在腐蚀环境时 外表层应采用表面毡缠绕成型或手糊成型,2,当受紫外线照射时,外表层树脂应添加紫外线吸收剂 3。外表层的最外层应采用无空气阻聚树脂,胶衣树脂封面或聚酯薄膜包覆。4、外表层与结构层的制造间隔时间和表面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7,2.2条的规定.7.2,5,管道的端部和截面应封边。7 2、6 设备的现场制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场制造的环境条件、所用设备,模具和原材料等宜符合本规范第7,1节的有关规定。2 制造方法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 第7.2、4条的规定 3 设备底部宜在设备安装现场整体制造完成 不得采用分瓣预制,4 筒体与设备底部宜采用承插连接。图5,4 1.2 内、外连接处的增强和组装应采用手糊成型 1,内部糊制的转角半径。增强宽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3.13条的规定,且转角半径不宜小于50mm,增强宽度不宜小于200mm,2.转角应圆滑过渡并应与设备底部和侧壁相切。7.2,7、设备和管道应按树脂工艺要求进行固化。当采用加热固化时.表面受热应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