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实验室试验或现场挂片验证与分项设计系数K2的确定A、4。1。试验和验证的样板应采用耐腐蚀内衬层结构 耐腐蚀内衬层的组成、树脂含量应符合本规范第5、1。7条的规定,A 4.2,试验和验证的样板制作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2部分。接触和喷射模塑,GB T 27797 2和.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 GB。T 3857的有关规定、A,4,3、实验室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温度应为设计温度,温度波动不得大于2,2,试验期龄可协商确定 且浸泡时间不应少于16周,3,试验的液体介质应定期更换.4、试验样板应采用下列浸泡方法,1。一个试验样板的单面应浸泡在液体介质中 另一个试验样板的单面应暴露在液体介质的气相中,2、试验样板应全部浸泡在液体介质中,A。4。4、现场挂片验证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运行工况条件下。现场挂片可单面或双面浸泡在设备或管道中.也可采用短管件以毗邻管道的形式浸泡或暴露在运行环境中,但管件尺寸应满足制样和检测的要求。2、试验期龄不得少于3个月.A、4.5。试验和验证样板的耐腐蚀性能评估项目和指标应按表A.4 5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表A、4 5、耐腐蚀性能评估项目和指标.1,外观指标的性能评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颜色应从没有变化的半透明初始颜色。0级.开始、到在介质中浸泡后颜色逐步变化 直到完全变色和变暗、5级 进行性能评级,2,光泽保持应从浸没后保持原始的光泽无损失、0级、开始,到亚光表面。5级,进行性能评级,3。不透明度应从浸没后无变化,0级、开始 到完全不透明且纤维发白,5级。进行性能评级.4 发粘应从浸没后察觉不到发粘。0级,开始。到表面发粘且接触时带有可去除的可粘物 5级 进行性能评级、当达到5级、应单独按此评级否定该材料的使用、5.纤维裸露应从不裸露,0级 开始性能评级。纤维裸露的等级以纤维溶胀露出,到和纤维重叠部位有小气泡时、应划分为1到5级 6.面层树脂缺失应从没有缺失,0级、开始,到面层树脂缺失.5级 进行性能评级.当树脂和纤维都有缺失,应单独按此评估否定该材料的使用.7 气泡形成,应对表面的气泡大小和分布进行评估.应按与原始相同.0级 开始.到一些直径为1mm、2mm的气泡,1级。逐步到直径大于5mm的中量气泡。5级。进行性能评级.当发生大量直径大于5mm气泡或偶有直径大于20mm的气泡时.应单独按此评估否定该材料的使用、8 龟裂应从无龟裂,0级。开始 到不超过50,的表面已龟裂,5级。进行性能评级,当超过50.的材料表面有龟裂,应单独按此评估否定该材料的使用.9。裂缝生成应从无裂缝.0级.开始 到多裂缝 5级,进行性能评级、当多裂缝导致深的裂缝和材料,完全开裂.时,应单独按此评估否定该材料的使用 10。分层应从无分层。0级、开始,到分层至长度为25mm,5级.进行性能评级 2。尺寸稳定性指标的性能评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溶胀应从厚度没有变化 0级.开始、到20,的厚度增加。5级 进行性能评级,2、重量变化应从无重量的变化。0级、开始,到5,重量变化 5级、进行性能评级,3。巴氏硬度变化应从没有变化.0级。开始,到巴氏硬度降低50.5级.进行性能评级 3、机械性能的评估应采用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的半对数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的保留率应与时间的对数相对应,并应采用渐进逼近小于50,保留率或采用线性外推法到50 保留率点的方法确定、2,试验应从保留率没有变化。0级,开始,到10年后保留率到50。10级 进行性能评级、3、当弯曲强度或弯曲模量在50.保留率点的相对应时间少于10年时,应单独按此评估否定该材料的使用,4,耐腐蚀性能评估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相同的浸泡试验方法和耐腐蚀性能评估量表,2,不得缺少机械性能的评估指标,3,在评估指标范围内 把各项指标的性能评级分数乘以所对应指标的加权因子后再相加。应得到最后的耐腐蚀性能评定总分 4、在选定的评估指标范围内,应把各项指标性能评级的最大、最坏、分数乘以所对应指标的加权因子后再相加 应得到最大总分 5、当最后的评定总分小于最大总分的50,时。材料应被采用、A。4、6,分项设计系数K2应按表A.4,6的规定取值 表A,4.6。分顼设计系数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