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生物膜法.一般规定7,8,1,生物膜法处理污水可单独应用、也可和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组合应用。7。8,2.污水进行生物膜法处理前,宜进行预处理 当进水水质或水量波动大时 应设置调节池 7.8 3、生物膜法的处理构筑物应根据当地气温和环境等条件、采取防冻,防臭和灭蝇等措施,生物接触氧化池7.8,4、生物接触氧化池应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程度确定采用一段式或二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平面形状宜为矩形.有效水深宜为3m。6m、生物接触氧化池不宜少于2个,每池可分为两室。7。8 5、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填料可采用全池布置,底部进水、进气 两侧布置.中心进气、底部进水.或单侧布置。侧部进气 上部进水,填料应分层安装。7,8,6。生物接触氧化池应采用对微生物无毒害。易挂膜.质轻、高强度。抗老化,比表面积大和空隙率高的填料 7、8,7。曝气装置应根据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的布置形式布置 采用池底均布曝气方式时,气水比宜为6、1 9.1 7,8、8,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应防止短流。出水宜采用堰式出水.7、8.9。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应设置排泥和放空设施 7,8,10,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容积负荷,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碳氧化宜为2,0kgBOD5.m3。d,5。0kgBOD5.m3,d,碳氧化。硝化宜为0。2kgBOD5。m3。d,2 0kgBOD5,m3 d 曝气生物滤池7,8,11 曝气生物滤池的池型可采用上向流或下向流进水方式.7,8。12 曝气生物滤池前应设沉砂池.初次沉淀池或混凝沉淀池、除油池,超细格栅等预处理设施、也可设水解调节池。进水悬浮固体浓度不宜大于60mg L 7。8,13.曝气生物滤池根据处理程度不同可分为碳氧化,硝化、后置反硝化或前置反硝化等,碳氧化、硝化和反硝化可在单级曝气生物滤池内完成。也可在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内完成。7 8、14 曝气生物滤池的池体高度宜为5m 9m,7,8,15,曝气生物滤池宜采用滤头布水布气系统.7。8,16,曝气生物滤池宜分别设置曝气充氧和反冲洗供气系统,曝气装置可采用单孔膜空气扩散器和穿孔管等曝气器,曝气器可设在承托层或滤料层中,7。8,17,曝气生物滤池宜选用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好的卵石作承托层.并按一定级配布置.7。8。18、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料应具有强度大。不易磨损,孔隙率高 比表面积大。化学物理稳定性好.易挂膜,生物附着性强、比重小,耐冲洗和不易堵塞的性质,7、8,19 曝气生物滤池宜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 反冲洗空气强度宜为10L,m2,s,15L,m2。s 反冲洗水强度不应超过8L。m2,s、7 8,20.曝气生物滤池用于二级处理时.污泥产率系数可为0。3kgVSS,kgBOD5 0。5kgVSS、kgBOD5,7、8,21、曝气生物滤池设计参数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采用经验数据或按表7,8 21取值,生物转盘7 8、22 生物转盘处理工艺流程宜为初次沉淀池。生物转盘,二次沉淀池.根据污水水量,水质和处理程度等,生物转盘可采用单轴单级式,单轴多级式或多轴多级式布置形式,7,8。23。生物转盘的盘体材料应质轻,强度高.耐腐蚀.抗老化.易挂膜 比表面积大及方便安装.养护和运输 7,8。24,生物转盘反应槽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反应槽断面形状应呈半圆形,2。盘片外缘和槽壁的净距不宜小于150mm 进水端盘片净距宜为25mm,35mm 出水端盘片净距宜为10mm 20mm 3,盘片在槽内的浸没深度不应小于盘片直径的35 转轴中心应高出水位150mm以上,7。8、25.生物转盘转速宜为2 0r,mim,4。0r。mim 盘体外缘线速度宜为15m min.19m、min、7,8,26 生物转盘的转轴强度和挠度必须满足盘体自重和运行过程中附加荷重的要求.7.8 27 生物转盘的设计负荷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五日生化需氧量表面有机负荷,以盘片面积计。宜为0,005gBOD5。m2。d.0。020kgBOD5,m2,d、首级转盘不宜超过0,030gBOD5.m2,d、表面水力负荷以盘片面积计 宜为0 04m3.m2.d 0 20m3,m2 d.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7。8,28,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应采用悬浮填料的表面负荷进行设计。表面负荷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在20,的水温条件下.五日生化需氧量表面有机负荷宜为5gBOD5 m2 d 15gBOD5.m2,d 表面硝化负荷宜为0、5gNH3,N.m2,d、2.0gNH3、N,m2,d,7,8 29.悬浮填料应满足易于流化,微生物附着性好。有效比表面积大,耐腐蚀.抗机械磨损的要求 悬浮填料的填充率不应超过反应池容积的2,3.7、8、30、悬浮填料投加区域应设拦截筛网。7。8、31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池内水平流速不应大于35m。h,长宽比宜为2、1,4,1.当不满足此条件时 应增设导流隔墙和弧形导流隔墙、强化悬浮填料的循环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