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污泥消化,一般规定8 3、1.应根据污泥性质、环境要求 工程条件和污泥处置方式,选择经济适用、管理方便的污泥消化工艺,8.3,2、污泥经消化处理后,其挥发性固体去除率宜大于40。污泥厌氧消化8,3.3。有初次沉淀池系统的污水厂.剩余污泥宜和初沉污泥合并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当有条件时,污泥可和餐厨垃圾等进行协同处理,8、3 4.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按消化级数可分为单级和多级消化、按消化温度可分为中温和高温消化 按消化相数可分为单相和两相消化.按消化固体浓度可分为常规浓度和高含固浓度消化,8,3,5,单级厌氧消化池。或多级厌氧消化池中的第一级、污泥应加热并搅拌,宜有防止浮渣结壳和排出上清液的措施 采用多级厌氧消化时、各级厌氧消化池的容积比应根据其运行操作方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二级及以上厌氧消化池可不加热 不搅拌,但应有防止浮渣结壳和排出上清液的措施 8、3。6,厌氧消化池的总有效容积应根据厌氧消化时间或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计算互相校核。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V.消化池总有效容积 m3.Qo、每日投入消化池的原污泥量 m3、d、td。消化时间,d,WS,每日投入消化池的原污泥中挥发性干固体质量 kgVSS d LV,消化池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kgVSS。m3,d.8,3。7,常规浓度中温厌氧消化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多级消化池的第一级或单级消化池的消化温度宜为33、38。2,消化时间宜为20d.30d,3.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取值.重力浓缩后的污泥宜为0。6kgVSS、m3、d,1,5kgVSS,m3、d,机械浓缩后的污泥不应大于2,3kgVSS m3、d 8.3,8 高含固浓度厌氧消化池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1.消化池温度宜为33.38,2,污泥含水率宜为90 92、3、消化时间宜为20d 30d。4,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取值宜为1、6kgVSS m3、d、3,5kgVSS,m3,d.8 3。9,以热水解、水热,作为消化预处理时 宜符合下列规定,1,热水解反应罐反应时间宜为20min,30min,2,厌氧消化池温度宜为37,42。3、污泥含水率宜为88、92。4,消化时间宜为15d,20d、5,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宜为2.8kgVSS.m3 d 5 0kgVSS,m3、d、8,3、10、厌氧消化池污泥温度应保持稳定、并宜保持在设计温度,2,8。3、11 污泥厌氧消化池池形可根据工艺条件、投资成本和景观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8.3.12 厌氧消化池污泥的加热可采用池外热交换.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厌氧消化池总耗热量应按全年最冷月平均日气温通过热工计算确定、2 加热设备应考虑10 20。的富余能力.3。厌氧消化池及污泥投配和循环管道应进行保温,8,3,13 厌氧消化池内壁应采取防腐措施。8。3。14 厌氧消化池的污泥搅拌宜采用池内机械搅拌.污泥气搅拌或池外泵循环搅拌等,每日将全池污泥完全搅拌、循环.的次数不宜少于3次。间歇搅拌时.每次搅拌的时间不宜大于循环周期的一半、8 3,15,厌氧消化池和污泥气贮罐应密封,并应能承受污泥气的工作压力。其气密性试验压力不应小于污泥气工作压力的1.5倍.厌氧消化池和污泥气贮罐应采取防止池。罐、内产生超压和负压的措施、8 3、16,厌氧消化池溢流和表面排渣管出口不得放在室内,且必须设置水封装置.厌氧消化池的出气管上必须设置回火防止器 8.3 17,用于污泥投配、循环,加热,切换控制的设备和阀门设施宜集中布置。室内应设通风设施,厌氧消化系统的电气集中控制室不应和存在污泥气泄漏可能的设施合建,8、3、18 污泥气贮罐,污泥气压缩机房、污泥气阀门控制间。污泥气管道层等可能泄漏污泥气的场所,电机.仪表和照明等电器设备均应符合防爆要求、室内应设置通风设施和污泥气泄漏报警装置 8、3,19,污泥气贮罐的容积宜根据产气量和用气量计算确定。当无相关资料时、可按6h.10h的平均产气量设计,污泥气贮罐应采取防腐措施。8,3。20.污泥气贮罐超压时 不得直接向大气排放污泥气 应采用污泥气燃烧器燃烧消耗,燃烧器应采用内燃式。污泥气贮罐的出气管上必须设置回火防止器。8、3、21 污泥气净化应进行除湿,过滤和脱硫等处理.污泥气纯化应进行除湿、去除二氧化碳,氨和氮氧化物等处理、8.3、22、污泥气应综合利用、可用于锅炉 发电或驱动鼓风机等,8.3,23.污泥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规范、GB,T,51063的规定.污泥好氧消化8、3,24。好氧消化池的总有效容积可按本标准式。8,3、6 1 或式 8、3。6.2.计算.设计参数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好氧消化时间宜为10d,20d 重力浓缩后的原污泥 其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宜为0。7kgVSS、m3 d 2,8kgVSS。m3、d、机械浓缩后的高浓度原污泥,其挥发性固体容积负荷不宜大于4。2kgVSS、m3,d、8、3,25,好氧消化池宜根据气候条件采取保温 加热措施或适当延长消化时间,8。3.26、好氧消化池中溶解氧浓度不应小于2mg L、8 3 27.好氧消化池采用鼓风曝气时,宜采用中气泡空气扩散装置 鼓风曝气应同时满足细胞自身氧化和搅拌混合的需气量,宜根据试验资料或类似运行经验确定,8。3、28、当好氧消化池采用鼓风曝气时,其有效深度应根据鼓风机的输出风压,管路及曝气器的阻力损失确定 宜为5 0m,6、0m 好氧消化池的超高不宜小于1,0m 8,3.29,间歇运行的好氧消化池应设有排出上清液的装置。连续运行的好氧消化池宜设有排出上清液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