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9.5。组合建筑中轻型木结构9、5、1、本条参考了美国,建筑结构最小荷载规范、2010年版 ASCE.SEI 7,10,Minimum,Design。Loads、for,Buildings and,Other。Structures,第12.2.3.2条和同济大学2006年轻型木混合结构。底层混凝土结构和上部2层轻木结构。振动台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表明.当抗侧刚度之比小于4时。整体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计算。美国ASCE、SEI。7。10第12,2.3.2条指出,对于下刚上柔的结构.当下部刚度是上部刚度的10倍以上。且上部结构的周期不大于整体结构周期的1,1倍时.上下两部分可以分开独立计算 各部分按相应的条款计算.并考虑上部对下部的作用,同济大学2006年振动台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表明、当下部抗侧刚度与上部木结构抗侧刚度比大于8时。上下两部分可分开计算.各自按相应规范进行,对于下刚上柔的混合结构。除应考虑上部柔性结构对下部刚性结构的作用,尚应考虑下部结构对上部结构的动力放大因素,美国ASCE,SEI。7,10没有考虑这一动力放大因素,这是因为当下部结构的周期远小于上部结构的周期时,在这种情况下,上部结构的周期接近整体结构的周期.下部结构对上部结构的动力放大因素可忽略不计,对于木结构而言.非结构构件对结构周期有很大的影响,考虑到在计算结构周期时设计人员通常只考虑结构构件的刚度,这将导致计算得到的结构周期大于结构的实际周期.考虑到这一因素.当上部结构的周期接近整体结构周期的1、1倍时、可适当考虑下部结构对上部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加速度放大系数取1、2、9,5,2.分析表明 对于采用轻型木屋盖的多层民用建筑、屋盖对顶层以下墙体的剪力和位移影响甚小,仅对屋架处的剪力影响较大 由于屋盖抗侧刚度尚没有推荐计算方法,为方便设计 故仍按顶层一个质点的方法进行设计,轻型木屋盖的水平荷载可按公式、9。5,2,计算。9、5 3、本条参考了,加拿大木结构规范。2010,第9、3,5、1条的相关内容、木构件和砌体或混凝土构件之间的连接不应采用斜钉连接。试验表明这种连接方式在横向力的作用下不可靠,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