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平面布置5。4 1、民用建筑的功能多样。往往有多种用途或功能的空间布置在同一座建筑内,不同使用功能空间的火灾危险性及人员疏散要求也各不相同,通常要按照本规范第1,0.4条的原则进行分隔。当相互间的火灾危险性差别较大时.各自的疏散设施也需尽量分开设置.如商业经营与居住部分、即使一座单一功能的建筑内也可能存在多种用途的场所.这些用途间的火灾危险性也可能各不一样,通过合理组合布置建筑内不同用途的房间以及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等 可以将火灾危险性大的空间相对集中并方便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或将这样的空间布置在对建筑结构,人员疏散影响较小的部位等。以尽量降低火灾的危害.设计需结合本规范的防火要求、建筑的功能需要等因素 科学布置不同功能或用途的空间、5.4、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民用建筑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如果内部布置生产车间及库房,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本条规定不应在民用建筑内布置生产车间,库房.民用建筑由于使用功能要求。可以布置部分附属库房.此类附属库房是指直接为民用建筑使用功能服务 在整座建筑中所占面积比例较小 且内部采取了一定防火分隔措施的库房 如建筑中的自用物品暂存库房,档案室和资料室等 如在民用建筑中存放或销售易燃,易爆物品,发生火灾或爆炸时,后果较严重,因此 对存放或销售这些物品的建筑的设置位置要严格控制 一般要采用独立的单层建筑、本条主要规定这些用途的场所不应与其他用途的民用建筑合建。如设置在商业服务网点内。办公楼的下部等.不包括独立设置并经营。存放或使用此类物品的建筑,5,4,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主要为保证人员疏散安全和便于火灾扑救.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极易燃烧.难以扑救,故严格规定营业厅。展览厅不得经营 展示 仓库不得储存此类物品,5.4.4,本条第1。4款为强制性条款,儿童的行为能力均较弱,需要其他人协助进行疏散。故将本条规定作为强制性条文。本条中有关布置楼层和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均为便于火灾时快速疏散人员 有关儿童活动场所的防火设计要求在我国现行行业标准,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中也有部分规定 本条规定中的 儿童活动场所。主要指设置在建筑内的儿童游乐厅 儿童乐园,儿童培训班,早教中心等类似用途的场所、这些场所与其他功能的场所混合建造时 不利于火灾时儿童疏散和灭火救援,应严格控制。托儿所,幼儿园或老年人活动场所等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一旦发生火灾。疏散更加困难,要进一步提高疏散的可靠性、避免与其他楼层和场所的疏散人员混合 故规范要求这些场所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要完全独立于其他场所、不与其他场所内的疏散人员共用.而仅供托儿所。幼儿园等的人员疏散用 5,4。4A.新增条文 为有利于火灾时老年人的安全疏散,降低因多种不同功能的场所混合设置所增加的火灾危险.老年人照料设施要尽量独立建造 与其他建筑组合建造时。不仅要求符合本规范第1。0,4条、第5.4。2条的规定,而且要相同功能集中布置、对于与其他建筑贴邻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因按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考虑 因此要采用防火墙相互分隔,并要满足消防车道和救援场地的相关设置要求 对于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的老年人照料设施、除要按规定进行分隔外.对于新建和扩建建筑,应该有条件将安全出口全部独立设置 对于部分改建建筑、受建筑内上、下使用功能和平面布置等条件的限制时、要尽量将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独立设置 5,4 4B,新增条文、本条为强制性文,本条老年人照料设施中的老年人公共活动用房指用于老年人集中休闲,娱乐,健身等用途的房间.如公共休息室。阅览或网络室。棋牌室、书画室.健身房.教室.公共餐厅等、老年人生活用房指用于老年人起居、住宿,洗漱等用途的房间 康复与医疗用房指用于老年人诊疗与护理。康复治疗等用途的房间或场所。要求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使用人数大于30人的老年人公共活动用房设置在建筑的一.二,三层,可以方便聚集的人员在火灾时快速疏散,且不影响其他楼层的人员向地面进行疏散、5、4。5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病房楼内的大多数人员行为能力受限.比办公楼等公共建筑的火灾危险性高。根据近些年的医院火灾情况,在按照规范要求划分防火分区后、病房楼的每个防火分区还需结合护理单元根据面积大小和疏散路线做进一步的防火分隔 以便将火灾控制在更小的区域内、并有效地减小烟气的危害,为人员疏散与灭火救援提供更好的条件,病房楼内每个护理单元的建筑面积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医院差别较大 一般每个护理单元的护理床位数为40床 60床。建筑面积约1200m2,1500m2.个别达2000m2.包括护士站。重症监护室和活动间等 因此。本条要求按护理单元再做防火分隔、没有按建筑面积进行规定、5.4 6,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学校,食堂,菜市场等建筑、均系人员密集场所.人员组成复杂,故建筑耐火等级较低时.其层数不宜过多,以利人员安全疏散。这些建筑原则上不应采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但我国地域广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建筑面积小的此类建筑,允许采用四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建筑,5 4.7、剧院,电影院和礼堂均为人员密集的场所。人群组成复杂,安全疏散需要重点考虑、当设置在其他建筑内时,考虑到这些场所在使用时。人员通常集中精力于观演等某件事情中,对周围火灾可能难以及时知情.在疏散时与其他场所的人员也可能混合,因此 要采用防火隔墙将这些场所与其他场所分隔,疏散楼梯尽量独立设置 不能完全独立设置时,也至少要保证一部疏散楼梯,仅供该场所使用,不与其他用途的场所或楼层共用,5。4 8,在民用建筑内设置的会议厅.包括宴会厅,等人员密集的厅.室、有的设在接近建筑的首层或较低的楼层 有的设在建筑的上部或顶层.设置在上部或顶层的、会给灭火救援和人员安全疏散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本条规定会议厅等人员密集的厅、室尽可能布置在建筑的首层,二层或三层,使人员能在短时间内安全疏散完毕,尽量不与其他疏散人群交叉,5,4,9.本条第1,4,5,6款为强制性条文。本规范所指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为歌厅 舞厅、录像厅,夜总会.卡拉OK厅和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或包房.各类游艺厅、桑拿浴室的休息室和具有桑拿服务功能的客房,网吧等场所。不包括电影院和剧场的观众厅、本条中的、厅、室,是指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相互分隔的独立房间、如卡拉OK的每间包房 桑拿浴的每间按摩房或休息室。这些房间是独立的防火分隔单元 即需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墙体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单元或场所分隔。疏散门为耐火极限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单元之间或与其他场所之间的分隔构件上无任何门窗洞口、每个厅室的最大建筑面积限定在200m2 即使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面积也不能增加 以便将火灾限制在该房间内、当前 有些采用上述分隔方式将多个小面积房间组合在一起且建筑面积小于200m2.并看作一个厅室的做法.不符合本条规定的要求.5,4 10,本条第1 2款为强制性条文 本条规定为防止其他部分的火灾和烟气蔓延至住宅部分.住宅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与其他功能的建筑有较大差别、一般需独立建造。当将住宅与其他功能场所空间组合在同一座建筑内时。需在水平与竖向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与住宅部分分隔。并使各自的疏散设施相互独立 互不连通、在水平方向。一般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在竖向,一般采用楼板分隔并在建筑立面开口位置的上下楼层分隔处采用防火挑檐、窗间墙等防止火灾蔓延.防火挑檐是防止火灾通过建筑外部在建筑的上、下层间蔓延的构造,需要满足一定的耐火性能要求,有关建筑的防火挑檐和上下层窗间墙的要求.见本规范第6,2.5条 本条中的,建筑的总高度.为建筑中住宅部分与住宅外的其他使用功能部分组合后的最大高度,各自的建筑高度、对于建筑中其他使用功能部分,其高度为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最上一层顶板或屋面面层的高度 住宅部分的高度为可供住宅部分的人员疏散和满足消防车停靠与灭火救援的室外设计地面、包括屋面。平台,至住宅部分屋面面层的高度、有关建筑高度的具体计算方法见本规范的附录A。本条第3款确定的设计原则为、住宅部分的安全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布置与设置要求.室内消火栓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的设置,可以根据住宅部分的建筑高度.按照本规范有关住宅建筑的要求确定、但住宅部分疏散楼梯间内防烟与排烟系统的设置应根据该建筑的总高度确定。非住宅部分的安全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布置与设置要求,防火分区划分 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等的设置 可以根据非住宅部分的建筑高度。按照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要求确定,该建筑与邻近建筑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救援场地的布置,室外消防给水系统设置.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消防电源的负荷等级确定等,需要根据该建筑的总高度和本规范第5,1。1条有关建筑的分类要求,按照公共建筑的要求确定。5.4 11、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结合商业服务网点的火灾危险性.确定了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中各自部分的防火要求.有关防火分隔的做法参见第5,4.10条的说明.设有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仍可按照住宅建筑定性来进行防火设计。住宅部分的设计要求要根据该建筑的总高度来确定,对于单层的商业服务网点,当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 需设置2个安全出口,对于2层的商业服务网点,当首层的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 首层需设置2个安全出口、二层可通过1部楼梯到达首层。当二层的建筑面积大于200m2时.二层需设置2部楼梯.首层需设置2个安全出口,当二层设置1部楼梯时,二层需增设1个通向公共疏散走道的疏散门且疏散走道可通过公共楼梯到达室外 首层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商业服务网点每个分隔单元的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为避免进深过大,不利于人员安全疏散,本条规定了单元内的疏散距离 如对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情况 单元内的疏散距离不大于22m,当商业服务网点为2层时,该疏散距离为二层任一点到达室内楼梯,经楼梯到达首层.然后到室外的距离之和、其中室内楼梯的距离按其水平投影长度的1、50倍计算 5 4、1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了民用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变压器室、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多油开关等的平面布置要求,1,我国目前生产的锅炉,其工作压力较高,一般为1kg,cm2.13kg。cm2.蒸发量较大 1t。h.30t,h、如安全保护设备失灵或操作不慎等原因都有导致发生爆炸的可能.特别是燃油,燃气的锅炉.容易发生燃烧爆炸.设计要尽量单独设置 由于建筑所需锅炉的蒸发量越来越大、而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又存在较大火灾危险、发生火灾后的危害也较大.因而应严格控制 对此,原国家劳动部制定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对锅炉的蒸发量和蒸汽压力规定,设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半地下室或首层的锅炉房 每台蒸汽锅炉的额定蒸发量必须小于10t h。额定蒸汽压力必须小于1,6MPa。设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中间楼层或顶层的锅炉房、每台蒸汽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不应大于4t,h 额定蒸汽压力不应大于1、6MPa.必须采用油或气体做燃料或电加热的锅炉。设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首层或顶层的锅炉房。热水锅炉的额定出口热水温度不应大于95,并有超温报警装置。用时必须装设可靠的点火程序控制和熄火保护装置、在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中也有较详细的规定,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多油开关等 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 但干式或其他无可燃液体的变压器火灾危险性小 不易发生爆炸、故本条文未作限制,但干式变压器工作时易升温,温度升高易着火 故应在专用房间内做好室内通风排烟,并应有可靠的降温散热措施,2、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变压器室 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 多油开关等受条件限制不得不布置在其他建筑内时,需采取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 锅炉具有爆炸危险 不允许设置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人员密集场所的上面 下面或相邻,目前、多数手烧锅炉已被快装锅炉代替、并且逐步被燃气锅炉替代。在实际中,快装锅炉的火灾后果更严重.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对建筑危害严重且不易扑救的部位、对于燃气锅炉,由于燃气的火灾危险性大 为防止燃气积聚在室内而产生火灾或爆炸隐患,故规定相对密度 与空气密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 75的燃气不得设置在地下及半地下建筑 室 内。油浸变压器由于存有大量可燃油品.发生故障产生电弧时。将使变压器内的绝缘油迅速发生热分解,析出氢气.甲烷,乙烯等可燃气体,压力骤增,造成外壳爆裂而大量喷油,或者析出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电弧或火花的作用下极易引起燃烧爆炸,变压器爆裂后,火势将随高温变压器油的流淌而蔓延。容易形成大范围的火灾,3。本条第8款规定了锅炉 变压器,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房间设置灭火设施的要求,对于容量大.规模大的多层建筑以及高层建筑。需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对于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建筑内设置的燃油,燃气锅炉房等房间也要相应地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于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 可以设置推车式ABC干粉灭火器或气体灭火器。如规模较大,则可设置水喷雾 细水雾或气体灭火系统等,本条中的。直通室外。是指疏散门不经过其他用途的房间或空间直接开向室外或疏散门靠近室外出口 只经过一条距离较短的疏散走道直接到达室外 4,本条中的.人员密集场所,既包括我国.消防法 定义的人员密集场所。也包括会议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5、4,13、本条第2 3,4.5.6款为强制性条文.柴油发电机是建筑内的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房需要具有较高的防火性能,使之能在应急情况下保证发电、同时 柴油发电机本身及其储油设施也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因此.应将柴油发电机房与其他部位进行良好的防火分隔、还要设置必要的灭火和报警设施.对于柴油发电机房内的灭火设施。应根据发电机组的大小 数量,用途等实际情况确定。有关灭火设施选型参见第5,4,12条的说明,柴油储油间和室外储油罐的进出油路管道的防火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5。4。14条.第5。4。15条的规定 由于部分柴油的闪点可能低于60、因此。需要设置在建筑内的柴油设备或柴油储罐。柴油的闪点不应低于60。5,4.14 目前 民用建筑中使用柴油等可燃液体的用量越来越大,且设置此类燃料的锅炉。直燃机,发电机的建筑也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在规范中予以明确。为满足使用需要。规定允许储存量小于或等于15m3的储罐靠建筑外墙就近布置,否则。应按照本规范第4,2节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5,4 15。本条第1.2款为强制性条文、建筑内的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发生火灾时应首先切断其燃料供给 才能有效防止火势扩大.控制油品流散和可燃气体扩散,5,4、16,鉴于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和高层建筑运输不便。运输中也会导致危险因素增加,如用电梯运输气瓶、一旦可燃气体漏入电梯井 容易发生爆炸等事故 故要求高层民用建筑内使用可燃气体作燃料的部位,应采用管道集中供气、燃气灶 开水器等燃气设备或其他使用可燃气体的房间 当设备管道损坏或操作有误时、往往漏出大量可燃气体.达到爆炸浓度时、遇到明火就会引起燃烧爆炸、为了便于泄压和降低爆炸对建筑其他部位的影响、这些房间宜靠外墙设置.燃气供给管道的敷设及应急切断阀的设置.在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中已有规定 设计应执行该规范的要求,5,4 17 本条第1.2、3.4,5款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主要针对建筑或单位自用 如宾馆.饭店等建筑设置的集中瓶装液化石油气储瓶间,其容量一般在10瓶以上、有的达30瓶、40瓶,50kg,瓶、本条是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和参考国外资料,规定的基础上,与现行国家标准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协商后确定的。对于本条未作规定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规定 在总出气管上设置紧急事故自动切断阀,有利于防止发生更大的事故,在液化石油气储瓶间内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采用防爆型电器.可有效预防因接头或阀门密封不严漏气而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