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锅炉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13、0,1.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要求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 保温施工前、应核对每批到达现场的原材料及制品的产品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外观检查、应按批次进行现场见证抽样复检。检验项目符合表13,0 1的规定、检验结果符合设备或设计技术文件的要求.13、0。2,材料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雨防潮措施、材料的包装,标识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破损、不得使用过期或硬化的不定形材料和潮湿的矿纤材料,13,0,3 保温施工前、应将施工部位上的油垢 灰尘及杂物清除干净,管道穿过平台,墙体处等影响膨胀的部位应留出足够的间隙、13,0,4 用于保温的固定件 支承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承压设备上的金属附件焊接工作应在承压部件严密性试验前完成 2,金属附件的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备或设计技术文件要求,合金部件安装前应进行材质复核检验.3,金属附件的安装尺寸应符合设备或设计技术文件要求。安装间距误差不应大于5mm,垂直度及弯曲度不应大于3mm 4。金属附件焊接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应牢固 无要求时 应采用双侧焊接 已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局部清除原有涂层后的焊缝高度不应小于3mm。连续焊缝长度不应小于20mm 必要时应对已安装的保温钉进行牢固性检验 5。固定硬质保温材料的保温钉应根据硬质保温材料的形状及尺寸合理布置、固定软质、半软质保温材料的保温钩钉个数,一般立面不应少于6个.m2,底面不应少于8个、m2、对振动强烈的特殊部位,保温钉应适当加粗,加密并加设铁丝网.6 在禁止施焊的压力容器、管道壁上应采用带保温钉的抱箍支撑托架,抱箍与设备之间应用绝热材料进行隔垫,7 垂直管道应采用抱箍式保温托架.抱箍式保温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温托架一般不宜安装在管道附件,焊口等部位,2.保温托架安装应牢靠,环面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托架与管道之间应用绝热材料进行隔垫.采用螺栓拧紧,3,当管道公称直径DN小于400mm并不小于100mm时.管道每5m左右应设置1个保温托架 当管道公称直径DN不小于400mm时,每3m左右应设置1个保温托架,13。0 5,硬质材料保温层厚度大于80mm、软质及半软质材料保温层厚度大于100mm时。应分层敷设,且各层厚度应相近、13.0 6,保温材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温层应拼接严密、同层错缝.层间压缝.不得出现直通缝。2 管道保温应符合下列要求。1 管道宜采用。捆扎法,进行保温 捆扎要求应符合本规范13、0.7的规定、2,水平管道各保温层的纵缝拼缝位置不应设置在顶部,单层保温的纵缝宜朝下,3.平行布设且膨胀方向相同的管束可一起保温 不同膨胀方向或不同介质温度的管道保温层之间应留出适当的间距,4、膨胀补偿器及管道滑动支架等处的保温应使用软质保温材料 3 阀门,法兰宜采用可拆卸式保温结构 4。采用硬质材料保温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干砌法施工时 接缝处应采用导热性能和使用温度相近的软质保温材料填塞严实,采用湿砌法施工时,接缝处应使用专用保温灰浆填塞严实、2.应按照设计技术文件要求预留膨胀缝,膨胀缝的位置宜设在支吊架.法兰 加固肋和支承件等部位,膨胀缝内应填塞软质保温材料 分层保温时。膨胀缝应错开,5 采用软质、半软质材料保温时 应按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控制压缩量。无要求时,压缩量不应超过保温层厚度的10 13,0、7、采用。捆扎法 进行保温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温度不小于400.的设备及管道应用不锈钢丝进行保温施工、温度小于400。的设备及管道可用镀锌铁丝或钢带进行保温施工.2 保温捆扎件的规格应符合表13。0。7,1的规定,采用粘胶带捆扎时,粘胶带宽度不应小于40mm.3,捆扎间距 硬质保温材料不应大于400mm、半硬质保温材料不应大于300mm、软质保温材料宜为200mm.4,每块保温材料上的捆扎件不得少于两道.间距应均匀.对有振动的部位应加密捆扎、5 捆扎后。保温层的厚度和密度应均匀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或设计要求。外形应规整、捆扎后保温层安装误差应符合表13,0.7,2的规定。6.不得采用螺旋缠绕方式进行捆扎施工,13。0,8、采用松散材料直接填充作为保温层时,保温材料填充应均匀严实、压缩量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要求.13,0 9,保温浇注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拌料时应按照材料制造厂技术文件的要求控制水灰比。2,保温浇注料大面积施工时、应按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要求合理设置伸缩缝,3 当保温浇注料在耐磨耐火材料表面施工时。耐磨耐火材料的养护时间应符合设计或生产厂家的要求,在保温层表面进行保温浇注料施工时,应进行隔离 13。0,10.保温层外部铁丝网的铺设应平整 牢固。并应紧贴在主保温层上 13 0 11.保温层表面金属外护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型外护板 支撑件下料应使用机械切割 外护板支撑件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13,0。4的规定、2。管道外护板应紧贴在主保温层上。搭接应严密,固定应牢靠 3 水平管道纵向接缝筋线应布置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下方15、45.处.且搭口方向朝下。4 管道外护板安装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膨胀要求,无要求时.高温设备及管道每隔3m左右或3块外护板、弯头与直管接口处的环向接缝处应设置为滑动连接,搭接量应为75mm,150mm,5,外护板搭口长度不应小于25mm.对于露天布置的大口径高温管道相邻搭口长度不应小于75mm、6 压型板安装前 应合理布置外护骨架、外护板的搭接口应布置成顺水结构。压型板安装时每个面均应考虑到防雨要求 室外大截面矩形烟风道顶面的压型板应布置适当的顺水坡度、压型板纵向搭接不应小于50mm.横向搭接应至少为一个波节,7.外护板的搭接部位宜采用抽芯铝铆钉或普通热镀锌自攻螺钉固定 铆钉、自攻螺钉的间距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无要求时,铆钉,自攻螺钉的间距可按表13。0、11的规定执行,8 炉墙角部。膨胀补偿器等部位的保温外护板宜采用滑动连接方式 留有足够的膨胀量.所有外护板开障碍处应留出足够的膨胀间隙 9 高温管道及设备的支吊架部位宜安装支吊架外护盒、安装时应合理设置膨胀间隙,盒内用保温材料填充密实,13,0,12,抹面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抹面层施工应分两层进行 待第一层稍干后再抹第二层。2.施工中断时应将接缝处接槎面打毛,并用水湿润 3,高温管道支吊架处的抹面层应留出膨胀缝,炉墙及大型高温设备抹面时,应在抹面层留出膨胀缝。膨胀缝的间距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无要求时。纵向间距不应小于1,5m、横向间距应为3m,5m,缝宽应为5mm,10mm,4,抹面层表面应平整光滑、棱角顺直。平整度不应大于5mm。无明显裂纹、13、0,13 玻璃丝布粘贴施工时 基层表面应洁净,干燥、施工后的玻璃丝布表面应平整.无皱纹。鼓泡等缺陷,13,0。14 蒸汽管道上的蠕胀监测段或监督段应采用密封良好 可拆卸的活动保温及外护结构,且应有明显标识,13,0,15,锅炉热力设备及管道的保温应进行热态表面温度检测 环境温度不大于27、时,表面温度不应大于50,环境温度大于27,时 表面温度不应大于环境温度加25。特殊部位的热态表面温度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要求,13 0 16,保温施工中、应做好成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