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电炉炼钢6、1,工艺设计6,1。1、新建超高功率电炉宜包含下列配套技术、1、偏心炉底出钢及留钢留渣操作技术、2。管式水冷炉壁和水冷炉盖,3。水冷铜钢复合或铝合金导电横臂 4,炉壁集束射流氧枪与喷碳枪、5.泡沫渣埋弧冶炼技术.6,电炉与钢包机械化加料系统.7,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8,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9,机械化拆炉与修炉设施,10。电炉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注.1.第1款,第4款,不锈钢电炉应根据需要进行取舍.2。第8款.应根据电气计算的闪变值确定是否采用 6。1,2。新建超高功率电炉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1。1条的规定外、也可选用下列配套技术、1,炉门碳氧喷枪,2,氧燃烧嘴,3.自动测温取样装置.4,烟气成分分析装置、5,出钢口自动维修装置.6 炉口清渣装置。8 电炉内钢水称量装置。6,1,3、电炉炼钢车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新建电炉配置的变压器吨钢单位功率水平宜为600,kV,A.t、1200 kV A,t,对带有废气预热废钢技术的电炉.或采用铁水热装工艺的电炉.可选用偏下限的单位功率水平。2,电炉后步工序应配置钢包精炼炉。并应根据钢种质量要求,配置真空处理等其他炉外精炼设施 3 冶金行业新建,改建电炉炼钢车间、宜采用全连铸 其他机械铸造行业宜根据需要确定铸钢方式.6.1。4 电炉选型设计时应根据条件选用下列技术.1 交流高阻抗或直流供电技术.2,高温废气预热废钢技术.3.废气中一氧化碳后燃烧技术与以化学能代替电能的各种节能技术,4、铁水热装技术.6 1、5.电炉的公称容量应为其平均出钢量、最大出钢量应为公称容量的1 05倍,1,20倍.留钢量应根据不同的电炉形式为公称容量的0。50,在满足年产量的前提下、应减少车间内的炉座数,并应选择功率水平高,容量大的电炉,车间内电炉座数不宜超过3座.6 1 6。每炉钢平均冶炼时间应根据电炉的类型.配置的变压器单位功率水平.原料条件等因素确定 电炉的年生产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Q 每座电炉年产合格钢水量,t a、G。电炉炉役期内每炉平均出钢量 t、炉.T.每炉钢平均冶炼时间 min、炉,N,电炉的年有效作业天数、d。a,n1,年修炉天数。d。a,n2。年日常计划检修天数,d、a.n3 年车间集中检修天数 d。a、n4。年生产耽误天数,d,a.6,1 7.电炉炼钢车间的合理组成应根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 厂区条件、厂内外协作条件与原材料供应情况确定,可在下列一般组成中兼并取舍.1,主要生产系统包括主厂房 废钢配料间。炉渣间。烟气冷却及净化设施。2.辅助生产系统包括铁合金贮存设施。料仓间及皮带通廊,以直接还原铁为主要炉料时采用.快速分析室。空压站.车间变配电所。水处理设施.生活福利设施。3.氧气,氮气,氩气和燃料的供应设施,耐火材料仓库、备品备件库和杂品库,机修、电修和车辆修理设施,以及废钢堆场应由全厂统一安排。6,1 8。对不采用电炉周围密闭罩的超高功率电炉,应采取操作室隔音与厂房隔音措施,6。1、9。电炉炼钢的工序能耗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1、10 电炉冶炼中产生的废渣。废钢。废电极.废砖和炉尘应回收利用。6。1、11,电炉炼钢车间使用的气体介质,燃料,冷却水及其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氧气,氩气,氮气,蒸汽。压缩空气。以及燃料的供应能力应根据吨钢耗量和电炉的小时生产率计算.但管道能力应按车间最大瞬时流量确定 2、贮气罐容积应满足车间高峰用量 同时适应用量的波动及供应源因事故停供时,贮气罐的贮备量应能满足至少一炉钢冶炼的需要、3,冷却水参数应按用户要求的压力与流量确定,4,应确保车间内各用户接点处的介质工作参数要求和质量要求.5、电炉高温工作的工艺设备应设置不小于30min的事故安全供水能力 6 在车间分期建设情况下,各种介质的主管道应按最终规模一次建成。而相关公用设施可根据具体条件,或在总图上预留发展面积 也可在厂房内预留增建机组的条件,6。1,12 电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宜按表6。1.12确定.表6.1 12,电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注,1。消耗指标均为每吨合格钢水消耗 2,表中消耗指标按常规交流电炉以废钢为原料的条件考虑 其他类型的电炉或以其他炉料为主要原料的电炉.其消耗指标应另行确定.3,氧气消耗量包括车间零星用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