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钢结构抗震性能鉴定10、1、一般规定10,1,1、本章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9度地区钢结构抗震性能的鉴定 不适用于在建钢结构工程抗震性能的评定。下列情况下的钢结构,应进行抗震鉴定。1、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要求提高的钢结构,2 需要改变建筑用途,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或需要对结构进行改造的钢结构,3,其他有必要进行抗震鉴定的钢结构。10 1。2,钢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设防标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确定,结构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确定,有特殊要求的钢结构。应按相关规定进行专题鉴定、10,1,3。在进行钢结构抗震鉴定时。应按下列规定确定后续使用年限,1。在20世纪70年代及以前建造的,不应少于30年,2。在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宜采用40年或更长,且不得少于30年。3,在20世纪90年代建造的,不宜少于40年 4 在2001年以后建造的、宜采用50年 10、1,4,钢结构的抗震鉴定应按两个项目分别进行、第一个项目为整体布置与抗震构造措施核查鉴定,第二个项目为多遇地震作用下承载力和结构变形验算鉴定。对有一定要求的钢结构。同时包括罕遇地震作用下抗倒塌或抗失效性能分析鉴定、10 1,5。在进行整体布置鉴定时,应核查建筑形体的规则性,结构体系与构件布置的合理性以及结构材料的适用性 按本标准第10 2节 第10 5节的规定鉴定为满足或不满足、10。1 6 在进行抗震构造措施鉴定时 应分别对结构构件和节点,非结构构件和节点的抗震构造措施进行核查鉴定、当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时、应鉴定为满足,否则应鉴定为不满足.10。1.7,第二个项目应根据承载力和变形的验算结果进行鉴定、当承载力和变形的验算结果符合要求时,第二个项目可鉴定为满足,否则鉴定为不满足,承载力和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 构件和节点的抗震承载力应按下式进行验算。式中,S、多遇地震产生的效应组合设计值 按本标准第10 1、8条计算,R。承载力设计值,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按表10,1。7,1采用,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应采用1、00、表10 1、7 1、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2。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或挠度 除另有规定外,应按下式进行验算,式中,ue。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弹性层间位移 对于大跨度钢结构为最大挠度、θe,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对于大跨度钢结构为相对挠度限值、高耸钢结构为整体倾角.宜按表10 1。7 2采用,h.计算楼层层高,或单层结构柱高.或大跨度结构短向跨度,或高耸结构高度 3,罕遇地震作用下 结构的变形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定的方法,按下式进行验算。式中,up、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θp.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或整体倾角限值。宜按表10,1。7,2采用、表10,1、7、2。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变形限值.注.1,对高耸单管塔的水平位移限值可适当放宽,2.大跨度钢结构悬挑端的相对挠度限值。取跨度为悬挑长度,并按表中数据乘以2确定 10 1。8、结构构件和节点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效应组合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S,结构构件和节点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效应组合设计值。γG γEh,γEv,γw 分别为重力荷载分项系数 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和风荷载分项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的规定采用。SGE,SEvk Swk 分别为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和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的规定计算,ψw、风荷载组合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采用 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计算、并应乘以按本标准第10,1,10条规定的抗震性能调整系数,当效应组合用于变形验算时,抗震性能调整系数取为1 0 10 1.9。钢结构构件截面板件宽厚比限值 宜满足表10,1。9的要求。表10、1,9 钢结构构件各类截面板件宽厚比限值10.1、10,抗震性能调整系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整体布置与抗震构造措施均鉴定为满足时.可根据罕遇地震作用下出现塑性铰的梁柱截面板件宽厚比的不同。分别取用下列值。1,符合本标准表10.1,9中的C类截面的限值时。取1、0。2、符合本标准表10.1.9中的B类截面的限值时,取0 8 3 符合本标准表10、1,9中的A类截面的限值时 取0.7,2 整体布置鉴定为满足。抗震构造措施鉴定为不满足,但构件截面板件的宽厚比符合本标准表10.1.9中的D类截面的限值时,取2,0 10、1、11,钢结构抗震性能可按下列规定进行鉴定。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可鉴定为抗震性能满足、1,第一个与第二个鉴定项目均鉴定为满足,2。第一个项目中的整体布置鉴定为满足、抗震构造措施鉴定为不满足。但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有关构造措施的规定,构件截面板件的宽厚比符合表10,1.9中的D类截面的限值 且第二个项目鉴定为满足,3。6度区但不含建于 类场地上的规则建筑高层钢结构 第一个项目鉴定为满足.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应鉴定为抗震性能不满足 1 第一个项目中的整体布置鉴定为不满足.2 第二个项目鉴定为不满足、3,构造措施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的规定 或构件截面板件的宽厚比不符合表10。1,9中的D类截面的限值。10。1.12,进行抗震鉴定的钢结构.其材料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材的实测屈服强度,屈强比 伸长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的规定。2。钢材的冲击韧性,应满足当地最低气温时的工作性能要求 3、抗震鉴定后需要施焊的钢结构 其碳当量CE或焊接裂纹敏感指数Pcm.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4、沿板厚方向受拉力的厚钢板,厚度t不小于40mm。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对Z向性能的要求、10、1,13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9度地区的高耸,大跨度和长悬臂钢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时.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和9度地区可分别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和20.10.1.14,钢结构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1,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1.高度大于150m的钢结构,2 特殊设防类.甲类、建筑和重点设防类,乙类 9度区的钢结构建筑、3。采用隔震层和消能减震设计的钢结构、2,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1,高度不大于150m的钢结构,2,竖向特别不规则的高层钢结构,3,7度.类场地和8度区的乙类钢结构建筑。10.1.15.钢结构抗侧力构件的连接。在进行承载力验算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执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抗侧力构件连接的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相连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2。高强度螺栓连接不得滑移,3.抗侧力构件连接的极限承载力应大于相连构件的屈服承载力,10.1 16,进行钢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分析时,结构的阻尼比可按下列规定取值 1、多遇地震作用时.不超过12层的钢结构可取0,035、超过12层的钢结构可取0、02,周边落地的网格结构可取0,02.设有钢或混凝土结构支承体系的网格结构可取0。03,厂房钢结构可取0.045、索结构可取0 01.2、罕遇地震作用时 可取0,05、10,1 17,进行钢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分析时,应考虑自振周期的折减.对于多高层钢结构、折减系数可取0,8、0,9 对于大跨度钢结构.厂房钢结构和高耸钢结构、折减系数可取0.9 10。1。18、抗震性能鉴定为不满足的钢结构或钢结构部分,应根据其不满足的程度以及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结合后续使用要求.提出相应的维修,加固,改造或更新等抗震减灾措施、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