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10.6、1,水工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变形监测项目和内容 应根据水工建筑物结构及布局、基坑深度。水库库容,地质地貌、开挖断面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内容应在满足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的基础上 可按表10。6.1选择.表10、6,1,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项目10 6.2.施工期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不应超过表10.6、2的规定、表10,6,2.施工期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注.1.临时围堰位移量中误差是指相对于围堰轴线,裂缝观测是指相对于观测线、其他项目是指相对于工作基点而言.2。垂直位移观测、应采用水准测量、受客观条件限制时 也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10,6,3 混凝土水坝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不应超过表10,6。3的规定。表10、6,3、混凝土水坝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注 1,中小型混凝土水坝的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可放宽1倍执行,土石坝.可放宽2倍执行,2、中小型水坝的垂直位移监测精度 小型混凝土水坝不应超过2mm,中型土石坝不应超过3mm,小型土石坝不应超过5mm.10,6。4.水坝坝体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坝体的变形观测点、宜沿坝轴线的平行线布设。点位宜设置在坝顶和其他能反映坝体变形特征的部位 在关键断面,重要断面及一般断面上,应按断面走向相应布点.2,混凝土坝每个坝段,应至少设立1个变形观测点、土石坝变形观测点 可均匀布设。点位间距不应超过50m.3,有廊道的混凝土坝,可将变形观测点布设在基础廊道和中间廊道内,4 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变形观测点,可共用同一桩位.10,6,5。水坝的变形监测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1 坝体施工过程中 应每半个月或每个月观测1次 2,坝体竣工初期 应每个月观测1次 基本稳定后.宜每3个月观测1次 3。土坝宜在每年汛前.汛后各观测1次,4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1.水库首次蓄水或蓄水排空 2.水库达到最高水位或警戒水位.3,水库水位发生骤变、4。位移量显著增大.5。对大坝变形影响较大的高低温气象天气.6.库区发生地震。10。6、6 灰坝、尾矿坝的变形监测.可根据水坝的技术要求适当放宽执行,10、6,7 堤坝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变形监测内容,精度和观测周期。应根据堤防工程的级别,堤形.设计要求和水文.气象,地形 地质等条件合理确定,10 6,8,大型涵闸除进行位移监测外.还应进行闸门,闸墙的张合变形监测、监测中误差不应超过1、0mm 大型涵闸的变形观测点.应布设在闸墙两边和闸门附近等位置。10。6 9,库首区.库区地质缺陷。跨断裂及地震灾害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库首区 库区地质缺陷监测的对象包括滑坡体,地质软弱层.施工形成的高边坡等,其监测项目,点位布设和观测周期。按本章10、9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2,跨断裂及地震灾害监测.应结合地震台网的分布及区域地质资料进行,并满足下列要求 1.监测点位.应布设在地质断裂带的两侧,点位间距.根据需要合理确定,必要时还应进行平洞监测。2。变形监测宜采用三角形网.GPS网,水准测量,精密测,量、距,裂缝观测等方法、重要监测项目,变形观测点的点位和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1。0mm.普通监测项目.精度可适当放宽 3。监测周期,应按不同监测区域的重要性和危害程度分别确定、对于重要的。变形速率较快的监测体、宜每周观测1次.变形速率较小时 其监测周期可适当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