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加固与扩建11 2 1。加固与扩建设计应按不同堤段存在问题的特点分段进行、应经技术经济比较提出不同堤段的加固与扩建方案、11 2、2、堤身出现局部滑塌时,宜开挖后重新填筑压实 必要时可放缓堤坡,11.2 3.堤身存在较大范围裂缝 孔洞,松土层或堤防与穿堤建筑物结合部出现贯穿性裂缝时 应开挖后回填密实,难以开挖部分宜采用充填灌浆 锥探灌浆.襞裂灌浆进行加固,当需结合灌浆消灭白蚁时 可在浆液中掺入适量的灭蚁药物.11 2,4。堤身断面不能满足抗滑稳定或渗透稳定要求或堤顶宽度不满足防洪抢险需要的堤段.可用填筑压实法或机械吹填法帮宽堤身或加修戗台、11.2。5.当堤身渗径不足且帮宽加戗受场地限制时。可在临水坡增建黏土或其他防渗材料构成的斜墙,也可采用塑性混凝土截渗墙.高压定喷墙,土工膜截渗,必要时,应在堤背水坡脚加修砂石或土工织物排水。11 2。6、堤基渗透稳定不能满足要求时 宜采用临水侧防渗铺盖、垂直防渗,背水侧盖重.排水减压沟,井,等加固处理,11,2。7。修建于透水地基或双层,多层地基上的堤防 经渗流计算 堤防背水坡或背水侧地面渗流出逸比降不能满足本规范第9.1节的规定或洪水期曾出现过严重渗漏 管涌或流土破坏险情时,应按本规范第6,3节。第6,4节和附录A的有关规定采取加固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堤基两侧地面的天然黏性土层因近堤取土遭受破坏时,迎水坡侧宜用黏性土回填加固。背水坡侧宜用砂性土回填加固 2,堤基黏性土覆盖层较薄时,可在背水侧堤脚外施加盖重,也可设置减压沟或埋设塑料微孔排水管,其位置 深度和断面尺寸应由计算确定.3,堤基下卧的透水层不深时、宜采用垂直截渗墙加固、4.覆盖层较厚且下卧强透水层较深的堤基。可在背水堤脚外设置减压井,其井径,井深和井距等,应由计算确定。减压井井管和滤网材料的选择.应满足防腐蚀和防止化学淤堵的要求、5,当堤背水侧地面需施加盖重时,可采用压实填筑法或吹填法。其盖重材料宜采用透水性大于堤基覆盖层的透水土料。盖重厚度可按本规范公式,A 3.1,计算确定,盖重范围应由计算并结合已发生险情的实际部位综合分析确定 11.2 8 遭受强风暴潮或洪水严重破坏的堤防.应及时加固修复.因块石重量偏小或砌筑厚度不足而遭受破坏的砌石护坡。加固时.应采用坚硬大块石并加大砌体厚度 新老砌体应牢固结合、堤脚遭受淘刷或堤基 堤坡坍滑的堤段、可采用土石填塘固基或增设平台。放缓边坡等措施进行加固.11,2。9。防洪墙的加固措施应根据原有墙的结构形式 河道情况、航运要求。墙后道路及施工条件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墙基渗径不足时、宜在临水侧增设铺盖或垂直截渗墙。2 墙的整体抗滑稳定不足时,可在墙的临水侧或背水侧增设齿墙或戗台,也可修阻滑板或在墙基前沿加打钢筋混凝土桩或钢板桩.3。墙身断面强度不足时,应加固墙体.需在原砌石墙临水面加贴钢筋混凝土墙面时,应将原墙面凿毛 并应插设锚固钢筋.加固钢筋混凝土墙体时 应将老墙体临水面碳化层凿除、新加钢筋与原墙体钢筋应焊接牢固、新加混凝土层厚不应小于0 20m、4、墙体及基础变形缝止水破坏失效时、应修复或重新设置。11.2.10 土堤宜采用临水侧帮宽加高,当临水侧滩面狭窄或有防护工程时,可采用背水侧帮宽加高。堤弯过急段可两侧或一侧帮宽加高 靠近城镇 工矿区或取土占地受限制的堤段,宜采取在土堤顶增设防浪墙或在堤脚加挡土墙的方式加高、11、2,11、砌石或混凝土防洪墙加高应符合下列要求。1,墙的整体抗滑稳定、渗透稳定.断面尺寸和结构强度均有较大裕度时,可在原墙身顶部直接加高。2 墙的整体抗滑稳定或渗透稳定不足但墙身断面尺寸和结构强度有较大裕度时.应加固堤基,接高墙身。3。墙的整体抗滑稳定,渗透稳定 断面尺寸和结构强度均不足时,应结合加高全面进行加固.无法加固时,应拆除重建,11,2,12。堤防扩建时对新老堤防的结合部位及穿堤建筑物与堤身连接的部位,应进行专门设计.经核算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措施。11、2.13、土堤扩建所用的土料应与原堤身土料的特性相近、当土料特性差别较大时,应增设过渡层,扩建所用土料的填筑标准不应低于原堤身的填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