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则1.0,1,堤防是抵御洪.潮.水危害的重要工程措施.在历次抗洪,潮灾害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98年.长江,松花江发生大洪水.同年10月建设部发布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嗣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堤防建设.本规范是在原规范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来堤防建设的经验。对原规范进行修订而成的,1、0。2、我国堤防种类繁多,按抵御水体类别可分为河堤。湖堤,海堤,按筑堤材料可分为土堤 砌石堤.土石混合堤 钢筋混凝土防洪墙等、按工程建设性质又有新建堤防及老堤的加固。扩建及改建之分.本条规定的适用范围是充分考虑我国堤防工程的不同类别及新、老堤建设的具体情况。使本规范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操作性、1。0、4。基本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是做好堤防工程设计的前提。根据各设计阶段不同的精度要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水利工程按基建程序通常规定有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施设计和施工详图等设计阶段、不同的设计阶段对资料的要求既有相异之处.又有相互联系和各设计阶段通用的地方,在收集 整理和分析资料时,既要注意各设计阶段对资料精度要求,又要通盘考虑,尽可能避免重复 以达到在满足设计要求前提下减少资料收集的工作量,为了保证基本资料完整性和可靠性,需要对收集,整理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验证工作。1.0,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河流的生态与环境。对河岸的亲水性及景观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水和谐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本条中除规定堤防工程设计应满足稳定渗流。变形等直接涉及工程安全的基本要求外.还对在堤防工程的防渗、护坡、堤防高度及结构形式等方面应考虑生态。环境、景观这一共性要求作了原则规定 1.0.6,我国堤防工程堤线长,保护范围广。堤防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在堤防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以达到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本条对堤防工程设计中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作了原则性规定,在具体设计中还是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既安全又经济,1.0.7。本条对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及其以上地区的堤防工程抗震设防作了限定性规定 一是堤防工程遭遇大洪水的几率小、高水位运行时间一般较短,而遇大洪水 高水位,同时又遭遇烈度7度及以上地震的几率更小 二是堤防工程线路长 全面采用抗震设防措施代价高,根据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仅对1级堤防工程 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进行抗震设防设计.1,0,8.堤防工程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部门和专业,主要涉及水利水电。城建.交通。铁道、地质等部门和有关专业,因此本条作了除满足本规范规定外。还要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