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总体布置10 2,1,倒虹吸管的总体布置方案.管道横断面形式,尺寸和材质、应在总水头损失小于或等于渠道系统给定值条件下 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10,2,2.管线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1、倒虹吸管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宜为直线并与河流.渠沟。道路中心线正交,倒虹吸管宜设在河道较窄 河床及两岸岸坡稳定且坡度较缓处,2,倒虹吸管应根据地形 地质条件和跨越河流。渠沟。道路等具体情况 选用露天式、地埋式或桥式布置 地埋式倒虹吸管管顶应埋入地面以下0,5m,0,8m,有耕作要求的应埋入耕作层以下,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应埋入最大冻土深度以下。穿越渠沟.道路时埋入沟底或路下不宜小于1,0m,穿越河流时应埋入设计洪水冲刷线以下不小于0.5m 必要时采用防护措施 桥式倒虹吸管的桥下净空应满足河,渠。道行洪和原有的通航要求.桥面宽度等应满足交通和施工要求,3、在倒虹吸管纵断面,沟道横断面、上。当地形较缓时管线宜随地面敷设、管线布置宜避免局部凸起。不可避免时应在上凸顶点的管道顶部安装进排气阀 4.低水头倒虹吸管进,出口采用斜坡池式或竖井式布置时。斜坡池底或竖井底部应略低于倒虹水平管的管底,形成消力水垫或清淤空间。10 2。3、管道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倒虹吸管的管道横断面宜优先采用受力条件和水力条件较好的圆形断面、大流量,低水头或有特殊要求的也可采用矩形或其他合适的断面,2,倒虹吸管应根据流量.水头、建筑材料、工程造价及施工等条件,分别选用钢筋混凝土管、预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玻璃钢夹砂管,钢管。球墨铸铁管或其他管材,高差较大或管道较长的倒虹吸管可分段采用不同管材。3 倒虹吸管应依据设计流量、输水保证率,水头损失、输沙率,检修方便等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用单根管道,双管或多管的布置方案、10,2 4,进,出口段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倒虹吸管进。出口段宜布置在稳定。坚实的原状地基上、进口前、出口后应设渐变段与渠道平顺连接。进口渐变段长度宜取上游渠道设计水深的3倍、5倍、出口渐变段长度宜取下游渠道设计水深的4倍。6倍、2,进口渐变段后宜设控制闸门、也可设拦污栅,确保双管或多管布置的倒虹吸管按设计要求可单管或部分管运行。1级 3级和失事后损失大的倒虹吸管在上游渠侧应设泄水闸或溢流堰等安全设施,3 渐变段和管道之间。应根据需要设置连接段或压力前,后、池 确保通过不同流量时管道进口均处于淹没状态,并根据渠道来水含沙量和渠道系统的功能。确定在该段设置沉沙池和冲沙闸的必要性、大管径和出口需要消力的尚应设压力后池 沉沙池尺寸的估算方法可按本标准附录L执行,4,压力前池或竖井式进水口在管道前宜设置通气孔.斜坡式进水口且水深较小时可不设通气孔.5 出口宜设闸门,10.2.5.镇墩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镇墩应设置在倒虹吸管轴线方向变化处 管道材质变化处。地面式管段与架空式管段连接处.分段式钢管每两个伸缩接头之间 相邻两镇墩之间根据距离和结构需要宜加设中间镇墩、2,镇墩分为封闭式和开敞式两类.开敞式镇墩宜用于固定钢管等薄壁管,封闭式镇墩可用于1级,3级和一般倒虹吸管,封闭式镇墩与管道之间宜采用刚性,管。墩浇筑成整体,或有足够摩擦力的柔性、管,墩分离、连接 3。镇墩应满足结构布置和稳定要求。较长管道应在镇墩上结合布设清淤检修进人孔及泄空冲沙闸阀等设施 4,镇墩的轮廓尺寸应通过稳定.强度和墩底应力计算确定 底面形状应有利于抗滑稳定和基底应力的均匀分布.宜为水平状。锯齿状或倾斜的阶梯状,5。镇墩宜设置在岩基上。置于土基或强风化岩基上的镇墩,尚应考虑其基础沉陷对管道安全及管身内力的影响.10,2,6.管座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座形式和构造直接影响管道纵横向内力值.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管身横断面形式,管材和受力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用,2 按管座对管身的支承方式分为连续式管座和间断式管座,连续式管座常用于管径,壁厚较大 随温度管长伸缩变化较小的倒虹吸管,间断式管座应用于自身具有纵向承载能力、管道长度对温度变化敏感的倒虹吸管.3 混凝土或浆砌石连续式刚性弧形管座宜用于1级,3级倒虹吸管.其管座包角宜采用90.135。管座厚度宜采用1。5倍、2.0倍的管壁厚度,单侧管座肩宽宜采用1,0倍,1、5倍管壁厚度且应大于300mm、管座与管道的接触面上应涂抹足够厚度的沥青或直接铺设数层沥青油毡。4。管径较小的倒虹吸管可直接.或通过砂垫层、铺设在坚固 稳定的水平状或符合管外形的弧形素土.或岩石、地基上、5.间断式管座的具体形式和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