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泥石流6。4.1、拟建工程场地及其附近存在泥石流或有发生泥石流的条件时,应进行专门的泥石流勘察。并应查明下列问题 1、场地的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震,气象和水文条件.特别是沟谷的地形 地貌特征.滑坡或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程度等,2 历次泥石流的类型、分布 规模、成因 发生的时间及频率 3、泥石流沟谷的纵横断面形态 沟槽宽度,粗糙程度和汇水面积,4,泥石流形成区 流通区不良地质的发育情况及固体物质的来源和储量、5.泥石流的冲淤情况,流动痕迹,沟谷转弯及沟道狭窄处最高泥痕的位置,6.泥石流堆积物的分布范围.物质成分,数量和粒径组成,6。4.2、泥石流可根据其流域特征和泥石流发生的特征,按本规范附录E进行分类,6,4。3。泥石流勘察手段应以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为主,测绘范围应包括沟谷至分水岭的全部地段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 测绘比例尺。对全流域宜采用1。10000,1、50000。对中下游可采用1,2000 1.10000,条件复杂时或重要地质单元体、可扩大比例尺表示 6.4 4、泥石流区的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规定 并应划分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调查还应包括下列内容、1 沟谷及其周边毁林、开荒 挖方切坡。堆置弃渣等人类破坏自然环境情况,2、当地防治泥石流的工程经验、6,4。5.当需要对泥石流采取防治措施时 应进行勘探测试,并查明泥石流堆积物的性质,结构.厚度,固体物质含量.最大粒径 流速、流量,冲出量和淤积量等 在拟建拦挡、疏导等设施的位置 应按工程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或其他方面的勘察.6,4。6。泥石流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的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1类和 1类泥石流沟谷不应作为工程场地。2 2类和、2类泥石流沟谷不宜作为工程场地.当需利用时,应采取治理措施。3 3类和,3类泥石流沟谷可利用其堆积区作为工程场地、但应避开沟口、线路可在堆积扇通过,可分段设桥,采取排洪,导流措施,不宜改沟、并沟 6,4。7,当拟建工程场地上游存在矿山的排土场,尾矿库或其他废弃物堆置场地时 应根据场地地形地貌,堆置状态、结合气象、水文等条件 判定形成泥石流的可能性 并应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