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井巷工程5、3,2,5、3.4。井巷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主要是选择一个较稳定的 工程量较少且有利于生产的工程通过的山体。矿山开拓巷道的布置往往偏重于生产运营的有利、这时需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因处理不良地质作用而增加的费用与增加生产运营费用的关系。作为井巷工程的选址。重点是分析重大断裂构造的资料和不良地质现象、为设计提供比选意见。对于宜避开的场地和地段,主要是从工程安全性考虑 当不得已选择不利条件场地时 则应另进行专门研究和采取对策,5,3,5,5.3。6 井巷工程的初步勘察主要通过地质测绘和物探.配合少量钻探工作.在矿区地质勘探已有较大范围较详细的资料时。本阶段也可简化,可通过较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进行初步分析。5 3、7,由于废弃堆石处理不当。在暴雨作用下而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因此井巷工程的废石场应防止此类问题发生,随着矿床向深部开采、井下地应力问题将越来越多。因此在高地应力地区.地应力对工程的影响也是勘察评价内容之一,本规范对围岩稳定性的评价没有确定具体方法,因为各地区的实际条件不同、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工作程度,建议选用不连续面组合关系分析 弹塑性理论或黏弹性理论分析。散体理论或块体理论分析等数值计算分析方法、5。3 9。本条第1。2 4款的规定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设计规范,GB,50915的相关规定制订的.在特殊情况下。存在地下有害气体或特大地下水等,钻孔不应布置在井筒中心。在井筒外时也不应距井筒中心太近或太远,太近时。若钻孔封堵不严,可能对井筒的施工造成不良影响,太远时.钻孔又难以准确反映竖井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因此在井筒外围布置勘探点时 一般距井筒中心10m.25m,有色金属矿山的地质构造 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等条件较复杂 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地质条件相对简单时、距井筒中心25m范围内布置勘探孔可以满足设计与施工的需要.当遇到复杂地质条件时,与井筒中心间距宜取小值,条件特别复杂时,还宜在井筒周围适当增加勘探孔,5。3、11,对于一般硐室。硐室空间不大。其勘探工作与竖井.主溜井,斜井,平巷,隧道的勘探孔相结合、并搜集矿区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可满足设计要求、无须专门布置勘探孔、对地下破碎硐室等重要工程、应进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其目的,在于保证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 将这些工程布置在坚硬,稳定的围岩中,尽可能避开断层,破碎带,溶洞 老窿,含水带等不良围岩区.5.3,12,根据目前国内钻探技术水平,金刚石钻进已普及,为提高岩芯采取率。建议优先采用金刚石钻进.5,3。16。随着深矿床的开发 高地应力,高地温等工程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勘察工作应引起重视。5 3,17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内容一般包括地下水水位,水温、冲洗液消耗量,涌水和漏水现象等 竖井工程观测一般在全孔段进行,对平硐。隧洞工程也可在工程地段上下一定范围内进行,5,3,18、在有色金属行业,有水压的排水隧洞一般在尾矿工程中,这种原位岩体变形测试等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中有较多经验、工作中可参照国家和水利水电行业现行有关标准。5。3.19,井巷.硐室工程的偏压 膨胀压力,岩爆等其他特殊的工程问题,非常规勘察力所能及.应进行专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