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泥 石,流6。4、1。泥石流对工程威胁很大,泥石流问题若不在前期发现和解决.会给以后工作造成被动或在经济上造成损失 故泥石流勘察应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勘察阶段完成,泥石流虽然有其危害性,但并不是所有泥石流沟谷都不能作为工程场地。勘察工作应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做出确切的评价 正确判定作为工程场地的适宜性和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方案的建议 6.4.2 泥石流的工程分类主要是要解决泥石流沟谷作为工程场地的适宜性问题,国内对泥石流的分类有按规模。固体物质成分,流体性质、流域特征,发生频率等多种分类方法、本标准采用的是现行国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中的根据泥石流特征和流域特征按爆发频率及危害程度,流域面积.流量等多因素进行的适用于工程建设场地的综合分类、6 4.3。6,4。4、泥石流勘察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勘探或测试 重点是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测绘和调查的范围应包括沟谷至分水岭的全部地段,即包括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应注意下列问题 1,泥石流沟谷在地形地貌和流域形态上往往有其独特反映,典型的泥石流沟谷 形成区多为高山环抱的山间盆地。流通区多为峡谷、沟谷两侧山坡陡峻 沟床顺直.纵坡梯度大。堆积区则多呈扇形或锥形分布。沟道摆动频繁。大小石块混杂堆积,垄岗起伏不平,对于典型的泥石流沟谷,这些区段均能明显划分、但对不典型的泥石流沟谷,则无明显的流通区 形成区与堆积区直接相连。研究泥石流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 可从宏观上判定沟谷是否属泥石流沟谷.并进一步划分区段,2.形成区应详细调查各种松散碎屑物质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对各种岩层的构造破碎情况、风化层厚度.滑坡 崩塌。岩堆等现象均应调查清楚。正确划分各种固体物质的稳定程度、以估算一次供给的可能数量、3。流通区应详细调查沟床纵坡,因为典型的泥石流沟谷.流通区没有冲淤现象、其纵坡梯度是确定、不冲淤坡度。设计疏导工程所必需的参数、的重要计算参数 沟谷的急湾.基岩跌水陡坎往往可减弱泥石流的流通。是抑制泥石流活动的有利条件,沟谷的阻塞情况可说明泥石流的活动强度 阻塞严重者多为破坏性较强的黏性泥石流.反之则为破坏性较弱的稀性泥石流、固体物质的供给主要来源于形成区,但流通区两侧山坡及沟床内仍可能有固体物质供给,调查时应予注意,泥石流痕迹是了解沟谷在历史上是否发生过泥石流及其强度的重要依据,并可了解历史上泥石流的形成过程,规模,判定目前的稳定程度,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4,堆积区应调查堆积区范围,最新堆积物分布特点等,以分析历次泥石流活动规律。判定其活动程度、危害性。说明并取得一次最大堆积量等重要数据,一般地说,堆积扇范围大.说明以往的泥石流规模也较大、堆积区目前的河道如已形成了较固定的河槽、说明近期泥石流活动已不强烈,从堆积物质的粒径大小 堆积的韵律,亦可分析以往泥石流的规模和暴发的频繁程度.并估算一次最大堆积量。泥石流在非活动期。植被已经恢复,很难辨认.需要采用遥感图像地质解译等方法与野外地质调绘相结合进行调查研究 6.4.5.泥石流堆积物的性质,结构 厚度.固体物质含量百分比,最大粒径.流速、流量,冲积量和淤积量等指标,是判定泥石流类型,规模、强度 频繁程度 危害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如年平均冲出量.淤积总量是拦淤设计和预测排导沟沟口可能淤积高度的依据,6.4.6。泥石流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一方面应考虑到泥石流的危害性。确保工程安全,不能轻率地将工程设在有泥石流影响的地段。另一方面也不能认为凡属泥石流沟谷均不能兴建工程 而应根据泥石流的规模。危害程度等区别对待,因此、本条根据泥石流的工程分类 分别考虑建筑的适宜性.第1款考虑到、1类和,1类泥石流沟谷规模大、危害性大.防治工作困难且不经济.故不能作为各类工程的建设场地 第2款是针对。2类和,2类泥石流沟谷 一般地说、以避开为好.故作了不宜作为工程建设场地的规定,当必须作为建设场地时、应提出综合防治措施的建议,对线路工程宜在流通区或沟口选择沟床固定.沟形顺直 沟道纵坡比较一致,冲淤变化较小的地段设桥或墩通过。并尽量选择在沟道比较狭窄的地段以一孔跨越通过 当不可能一孔跨越时、应采用大跨径,以减少桥墩数量,第3款是针对,3类和,3类泥石流沟谷、由于其规模及危害性均较小。防治也较容易和经济。堆积扇可作为工程建设场地、线路工程可以在堆积扇通过、但宜用一沟一桥,不宜任意改沟,并沟 根据具体情况做好排洪。导流等防治措施,6、4.7。如果拟建工程场地上游存在任何一类废弃物堆置场地,它就成为潜在的泥石流物质来源、因此必须按泥石流勘察的要求进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