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大面积剪切试验11.3,1。大面积剪切试验由于试验的岩土体比室内试样大,能包含宏观结构的变化,更具有实用意义,故应选择工程场地内具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位置,试验条件应接近工程实际情况 当需确定岩土体本身沿剪切面破坏的抗剪强度时 采用的大面积剪切试验称为抗剪断试验或抗切试验,法向应力为零、当需要确定两块试体接触面 软弱结构面,上的抗剪强度时。采用的大面积剪切试验称为抗剪试验 或称摩擦试验.或抗滑试验、当需确定岩土体与混凝土接触面的抗剪强度时、采用的大面积剪切试验称为抗滑试验,11.3 5。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即τ.u.τ.曲线 是根据同一组试验结果。以剪应力τ为纵轴、剪切位移u,τ.为横轴、在一个正交平面坐标系内绘制的τ与u τ 的关系曲线。比例强度,屈服强度。峰值强度 残余强度可利用τ,u、τ,曲线确定,τ,u.τ 曲线直线段的末端对应的剪应力即为比例强度.如果τ、u.τ 曲线直线段不明显.可采用一些辅助手段确定,τ,u、τ.曲线直线段后、随应力增大。应变增大较快、试体体积由压缩变为膨胀、此时对应的剪应力为屈服强度 τ、u。τ、曲线上斜率为零,应力达到最大值,对应的剪应力即为峰值强度.试体在峰值强度后 并不是完全失去承载能力,而是保持较小的数值,即τ u.τ。末段对应的剪应力、为残余强度、验算岩土体的抗滑稳定性、可以采用残余强度参数。因为在滑动面上破坏的发展是累进的.发生峰值强度破坏后,破坏部分的强度降为残余强度,剪胀强度相当于整个试样由于剪切带发生体积变大而发生相对的剪应力.剪胀强度可通过绘制剪应力τ与法向位移u,σ 的关系曲线确定。11。3。6,各阶段的抗剪强度参数可通过绘制法向应力与不同的强度,比例强度,屈服强度。峰值强度。残余强度 的τ.σ曲线.确定相应的强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