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管线探查。一般规定7 2。1、电磁法地下管线探查仪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能观测两种以上磁场分量、场值显示可靠、分辨率应达到满刻度的1,2、性能稳定。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能胜任在恶劣气候条件和较强工业电磁干扰环境中的探查工作,7 2 2,管线探查前应搜集探区的管线设计图.竣工图。维修图,示意图等资料。应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按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制订探查计划,并应采用实地调查与仪器探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查.7。2 3。探查作业开始前、应在探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在已知管线上进行探查方法试验,确定各种仪器设备和作业方法的有效性。修正参数和精度,检测点数不应少于10点,7,2、4,管线探查应根据管线类型 材质。管径、埋深、出露情况,地电环境等因素,选择最佳探查方法。条件复杂的管线特征点宜采用两种及以上方法探查和验证。探查方法7,2 5。金属管道可采用下列方法探查,1、一般金属管道宜采用直接法。夹钳法或电磁感应法,2,接头为高阻体的金属管道 宜采用频率较高的电磁感应法或夹钳法,亦可采用电磁波法,当探查区内铁磁干扰较小时 可采用磁场强度法或磁梯度法 3.管径较大的金属管道.宜采用直接法或电磁感应法,也可采用电磁波法,磁法或地震波法,4,埋设较深的金属管道。宜采用功率,或磁矩,大,频率低的直接法或电磁感应法,7,2 6。电力和通信电缆可采用下列方法探查。1,电力电缆有露出端时,宜采用夹钳法定位 定深,无露出端时。可先采用被动源工频法进行搜索、初步定位。再用主动源法精确定位,定深、2,通信电缆宜采用主动源电磁法 有条件时可施加断续发射信号,7,2 7。非金属管道可采用调查与探查相结合的方法探查。1,有出入口的非金属管道 宜采用示踪电磁法,2。钢筋混凝土管道、可采用磁偶极感应法,3。管径较大的非金属管道,宜采用电磁波法 地震波法 当具备接地条件时 可采用直流电阻率法。4,热力管道或高温输油管道。宜采用红外辐射法 5 有示踪线的PE,PVC等材质管道、宜采用电磁示踪法 无示踪线的PE.PVC等材质管道。宜以调查露头 仪表.检修井为主,开挖为辅的方法探查,7,2.8。在盲区探查管线时,应采用主动源感应法及被动源法进行搜索,可采用平行搜索法或圆形搜索法,当发现异常时,宜用主动源法进行跟踪 精确定位,定深,7,2、9 采用管线仪定位时.宜采用极大值法和极小值法 宜综合应用两种方法,对比分析确定管线的位置.7。2。10 管线定深时,可采用特征值法 直读法和45.法,作业时宜综合应用多种方法,选择最佳定深方法 用直读法进行定深时。应保持接收机垂直 并根据方法试验确定的修正系数进行直读深度改正、7,2,11,当多条管线平行且间隔较近时 宜采用直接法或夹钳法 分别直接对各条管线施加信号予以区分.当采用电磁感应法时、可通过改变发射机的位置和发射的频率及磁矩 根据信号异常的强度和宽度变化来区分管线。7,2、12,采用直接法探查管线时。接地电极布设应合理。接地点应接地良好。7、2,13,采用电磁感应法探查管线时。发射机与管线应处于最佳耦合状态,接收机和发射机保持最佳收发距,当周围有干扰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减少或排除干扰的有效方法。探查作业要求7。2。14。各种管线的特征点,应进行探查,确定其平面位置和埋深,当直线部分较长时.应按80m左右加密探查直线点、7,2,15,管道应查明管径 类型和材质、地面明、暗管沟应查明截面尺寸和类型,7 2,16,地下综合管沟,管廊和隧道、应查明内底埋深,截面尺寸,宽、高、其中管道。电线的种类,相关参数 7、2,17 采用管块埋设的电力电缆线。应查明根数.电压,对采用管块埋设电信线,应查明管块孔数、7.2,18、窨井的管线点应设置在井盖中心 当地下管线中心线在地面投影与井盖中心的偏距大于0,2m时 应在地面的投影位置设置管线点 窨井作为管线的附属物 7。2。19。圆形管道截面应测量公称尺寸,mm。管沟,管廊和隧道截面应测量宽和高。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矩形管沟,廊 截面以内空的宽和高为准、2、梯形管沟,廊.截面的宽和高、均以内空的最大尺寸为准、3,顶部为拱形的管沟、廊、截面.高以拱顶尺寸为准、4.两侧高度不同的地面明沟截面.以尺寸较小一侧的高为准、7,2,20.预埋过路管断面应查明层数和每层根数,用。每层根数。层数 孔径,公称尺寸,mm.表示,并表示已使用孔和未使用孔的现状,7。2.21、表7 2,21中与管线相关的建构筑物和附属设施应查明并实测表示 7,2,22。疑难管线和重要管线特征点不能确认时 应邀请专业管线人员指点。或开挖验证、7 2,23 管线个别复杂部位宜绘工作草图。供管线点测量和管线图编辑时参考。并作为原始资料保存,7,2、24、对已经确定的管线特征点,应在实地用油漆或铁钉。木桩作牢固标志.在附近显眼的地方写点号.标示方向和距离,易被破坏的重要特征点应作点之记,以便标志丢失时恢复和测量、管线的特征点应按分类编号,同一探区中,特征点编号应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