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5,水平位移监测13,5.2。视准线法的精度.一般讨论视准线法精度是从理论上以照准误差为主出发进行研究,其缺点是忽略了外界观测条件的影响。往往估算精度偏高.通过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其精度则是较好的选择.视准线法观测土石坝水平位移精度研究、湖北水利发电.2006年第一期、史兆琼,邱福清、一文,在不同外界观测条件下,采用DQ1和DQ2级全站仪 选择5条视准线。在10m,700m的范围。用活动觇牌进行观测试验,每点用半测回读10组数,每半测回读两次数 取平均值为一组,利用多余观测计算每个点半测回的观测中误差,再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半测回位移量测量中误差的下列试验公式.式中,Sp,全站仪到观测点的距离、m,按上式计算视准线法 半测回,位移量观测中误差见表34、按上表归纳得到测回数与视线长度的关系见表35。13 5 3。极坐标法点位精度按下式估算。式中,mp,点位中误差,mm.mβ、测角中误差、mS 测边中误差.mm,1 T、测边相对中误差 S。测站到监测点的距离.mm.ρ,206265、当点位中误差为已知时,按等影响原理则。可按下式计算必要的测角和测边精度、13,5 4 前方交会法点位精度估算.由于交会点位精度与交会图形强度有关 相同的观测方法在不同图形条件时.精度差异很大.不能简单地规定采用什么精度的仪器和测回数就能达到什么精度要求、因此.本条采用根据具体观测条件和图形强度进行估算的方法,测角和测边前方交会的观测量见图2.1,测角交会法的点位中误差按下列公式估算、则,测角中误差应满足 式中、mp。点位中误差、mm。mβ.测角中误差.S 两已知点间距离,m,α,β、测站交会角、a。b,测站到监测点的距离。m.γ、待定点交会角、ρ,206265。根据估算的测角精度要求,则可选择合适的测角仪器和测回数.2.测边交会法的点位中误差按下式估算、则测边中误差应满足。根据估算的测边精度要求,可选择合适的测边仪器和测回数,式中 mS、测边中误差,mm。a。b。测站到监测点的距离.m、S,两已知点间距离 mm h.观测点至两测站连线的距离。即观测点相对交会基线边的高,m.13,5。5,吊垂线法观测纵、横向相对位移,方法简单。效率高,直观有效 观测要求是从实际生产观测经验中总结出来的、13、5。6 采用正倒镜观测是保证投点精度的关键、观测要求是从实际生产观测实例中总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