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露天矿边坡监测13.8.1、露天矿边坡的下列地段应进行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变形监测。1、边坡岩体的断层 破碎带,风化带和岩层节理发育等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2,边坡岩体中受地下水.地表水影响较大的地段,3。运输枢纽等重要的地段.4.受爆破震动影响较严重的地段、5 形成了较高的边坡和服务年限较长的地段,6,已经发生移动或正在进行边坡治理的地段.13,8、2。基准点可利用矿区已有测量控制点.也可专门布设、每隔2个。3个台阶应布设一组高程基准点 每组不应少于3点.各组之间应组成高程基准网.13,8 3,边坡变形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根据地质和采矿条件。布设在变形敏感部位,2。被构造弱面切割的每部分岩体上,至少应布设1个监测点、3,边坡监测点应组成观测线,并应与边坡岩体移动方向大致相同 也可在垂直于边坡方向按等间距布设,13,8.4.边坡监测的精度应符合表13 8 4的规定、13.8,5、根据边坡活跃程度、观测周期应按下列原则确定、1、水平位移应每半年观测一次,2。竖向位移应每三个月观测一次 3 大爆破前后 雨季和融雪季节应进行下沉警戒观测、4,当边坡进入滑动状态后.应随移动加速缩短观测周期 13。8.6 每次观测完成后 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采矿条件及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1,判断各监测点是否发生移动.分析移动原因及移动特征,2 结合边坡地质条件。对可能发生滑坡的滑动面位置。形状、滑落方向作出推断 3,对边坡移动岩体的滑动地段,滑落的时间及危害程度作出推断,13 8、7 边坡监测应提交下列资料,1。监测点的高程。竖向位移量及速率,2.监测点的坐标和纵 横向水平位移量及速率、水平位移方向。3,监测区域地形图、4.观测线的地质剖面图,5,观测线的竖向位移曲线图或水平位移矢量图。6。监测点竖向位移 水平位移过程曲线图、7 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等值线图、13。8,8.当边坡个别地段发生滑坡后应立即进行观测,并编写监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发生滑坡的时间、地点和原因,2 地表和边坡变形情况 对采剥工程.建构筑物的危害情况及程度、3.变形分析及变形趋势预测.